導讀:7月股市火爆,央行公布的金融數據也從多個方面有所印證。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楊志錦
編 輯丨曾芳
居民存款搬家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803億元,同比少增561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195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55萬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87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8萬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存款增加規模較少,主要原因在于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增速下滑,派生存款增速隨之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7月居民存款下降7195億,下降幅度超季節性,同時非銀存款大增1.8萬億,結合7月爆款偏股型基金頻出來看,意味著部分居民存款可能流入股市。
類似的現象15年4、5月也出現過。在股市火爆的情況下居民存款流入股市,通過直接參與股市二級市場或打新股、間接申購基金及理財產品等方式進入股市,居民存款的減少部分可能體現在非銀同業存款當中,以證券保證金的形式體現。
興業證券(601377,股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黃偉平表示,往后看,短期內股市賺錢效應有所弱化,居民存款流入股市的速度可能放緩。但中期來看,隨著理財破凈值現象日益普遍,以及貨基收益率處于低位,居民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可能是大勢所趨。
“股優于債”
央行數據顯示,7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
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6.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個和3.8個百分點,M1增速創出27個月新高。
此外,7月社融增速繼續回升達到12.9%,也是兩年來的高點。
M1增速與股市的漲跌趨勢相關度非常高,而且M1總是先于股市見頂或見底,因此對股市具有前瞻性的趨勢指向作用。當M1增速回升時,對股市構成利好,但目前M1增速仍低于M2增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7月M1增速創逾兩年來新高,表明伴隨經濟修復進程持續推進,各類市場主體經營活動趨于活躍,房地產市場回暖也對M1增速起到直接推動作用。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M2和社融增速均是貨幣政策的核心中介目標,但社融對于股市更為重要。社融代表實體可獲取的整體融資規模,包含了間接、直接及非標融資等多渠道資金來源。社融對經濟基本面及股市行情的指示性意義更強。7月M2增速環比回落,但社融增速再創新高,股市行情仍可持續。后續需將貨幣政策明確轉向視為股市風險點,核心關注10月底政治局會議。
黃偉平表示,7月金融數據進一步印證了“穩貨幣+結構性寬信用” 貨幣政策基調,總量寬松的斜率放緩,結構性的導向更為明確。在此環境下,股優于債,信用優于利率,票息優于資本利得。
本期編輯 黎雨桐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