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聯合主辦的2020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隆重舉行。
浦發銀行(600000,股吧)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薛宏立在當天下午舉行的“不確定性下的機遇”分論壇做主題演講表示,“明變,有備而戰”,這是浦發銀行發布的2020年市場展望主題,出自于《易經》,怎么變,怎么備,如何戰,很大程度影響著金融機構在今年市場波動過程的整體回報與風險控制能力。
所謂“變”,反映的是固收市場變動的大趨勢。當前宏觀環境處于長期的新舊格局轉換期。因此在浦發銀行今年年初發布避險藍皮書時,“明變”包括兩個方面,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變”,概括而言,分別是中美全面競爭下的全面對抗之變,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換檔降速之變,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潛在增長力的打擊之變。在這種變局下,黃金走勢引領了整個貨幣體系的轉換預期,反映出金融市場“百年變局”唯黃金的特征。在過去百年中,或者近幾十年間,黃金的價格變動實際上反映了美元相對于黃金貶值的趨勢。
年初以來,金價漲幅在34%左右,滬深300漲幅在16%左右。這背后,長期趨勢就是美元對黃金貶值的過程。在這個變局下,人民幣匯率外部風險高于內部風險。整個變局下,國內債券市場交易邏輯在內外之間切換,這種切換也起源于外部之變向內部政策轉換的變局。
有了變,如何備?在變局之下,金融機構的思維和策略的常備該如何切換,薛宏立認為應保持多元分析的思維,比如說歷史觀(過去和現在)、全局觀(國內和國外)、市場觀(宏觀和微觀),從正向與逆向、前瞻與反側、仰視與俯視的角度審視所有影響變量。比如從多元分析模型看中國經濟,降速換擋是肯定的,但仍有韌性。經濟在環比復蘇的同時,同比也是增長的,可能經濟增速將在明年1季度達到高點,大概測算在13%左右,因此去除疫情的沖擊,中國整體經濟韌性是比較強的。
從多元思維看中國債券市場,長期均值回歸,短期波動加大。看均值回歸,但是趨勢是不變的,均值在變。比如整個經濟換擋降速,用歷史的觀點加上對未來前瞻性預測的觀點觀察,整個均值一定是在下降的。均值回歸不是回到過去高均值,而是回到未來的低均值。因此在變局中的策略常備,是通過金融智能投研“看得準”,通過量化交易“做得到”。
至于如何戰?怎么看變局中的“戰”?薛宏立坦言要順勢而為,危機一定是“危中尋機”。在三大變局下,所有的宏觀邏輯都要被顛覆,要重建新邏輯,驗證新邏輯,轉變慣性思維和常規策略,不變化就不會有新策略,會被反向邏輯套進去。今年二季度,無論哪個市場都充分驗證了這一點。
“所以我們要居安思危,因為我們都沒有經歷過,我們只能暢想、設想,所以推薦一個工具,就是逆向極限壓力測試,它會把所有在策略中的缺陷放大,從而審視是否能承受策略缺陷之重,來衡量是不是要變”。他認為。變局中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在今年二季度被發現了,被痛苦的驗證了——即IFRS9實施使估值資產從交易賬戶擴大至銀行賬戶。大家知道2018、2019年估值的波動不明顯,體現為盈利,但是今年二季度5月份、6月份、7月份被放大了。因為國外成熟應用的IFRS9有套期制度準備,有套期市場配合,這兩點在國內都不太具備。金融機構對沖市場風險僅僅是利率互換,期權今年剛推出,期貨市場也剛剛允許幾家大行加入,并且其中還存在基差風險。所以在二季度,估值波動成為商業銀行之痛,波動在幾十億到上百億之間。估值波動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各家商業銀行固收組合需重點防控的風險。
“如果沒有預設交易策略,沒有清晰的交易紀律,在上半年這個過程中各類固收組合將承受不小的市場波動風險!毖炅⒈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