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居民收入和投資理財觀念提升,金融消費者逐漸嘗試多元化投資,形成多領域投資、風險分散、收益增多的局面,但在投資過程中也出現了被誤導銷售、參與非法投資、造成損失等情況,大連銀保監局在此提示廣大消費者:應正確認識各類金融產品特性,依法開展投資活動,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合理配置金融資產,杜絕參與非法金融活動,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知悉產品。要仔細閱讀金融機構理財和代銷產品宣傳材料和銷售文件,知悉金融產品屬性、風險情況、各方責任,區分存款產品和非存款產品,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謹慎投資。對于存在“安全”“保證”“承諾”“有保障”“高收益”“無風險”等表述的非存款產品,要高度警惕,避免盲目投資。
二、風險匹配。投資產品前務必開展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根據自身財務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目的、收益預期、風險偏好等信息作出投資決策。切勿盲目根據銷售人員口頭宣傳和承諾作出投資決策,避免對產品風險認知流于形式。
三、理性投資。堅持理性投資的理念,摒棄一夜暴富觀念,努力提升自身專業知識和投資經驗,獨立進行投資判斷,有效防范投資風險,獲取投資收益。樹立風險自擔的理念,投資者既可能分享投資所產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擔投資風險,導致本息損失,要加強風險意識,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杜絕“飛單”。應自覺遠離以高收益為誘惑的“飛單”等非法金融活動,務必通過正規金融機構營業場所、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渠道購買合適金融產品。可通過金融機構公示的產品信息平臺查詢產品詳情,及時跟蹤所購買產品的運作表現和收益情況,定期掌握自身金融資產狀況。
備注:本提示所稱“飛單”是指金融機構員工利用從業身份或借助機構營業場所,私自銷售非本機構自營或代銷的第三方機構理財產品,以牟取額外收入的行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