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信用評級被下調數量持續增多,引起業界的持續關注。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截至8月4日,今年下半年以來已有4家銀行主體及相關債項評級被相關評級機構下調,均為農商行。其中3家農商行位于山東省,下調的理由包括:不良率大幅上行、撥備覆蓋率嚴重下滑、資本充足率明顯下降等,而擔保圈風險蔓延是其中兩家農商行不良率大幅上行的重要原因。
另一家評級被下調的農商行為吉林蛟河農商行,因36億元應收款項類投資回收不確定性增加了該行的信用風險,且相關投資未計提撥備,后續可能在資產質量、資本充足及流動性等方面產生連鎖影響。
無論是擔保圈蔓延風險還是應收款項類投資無法收回,都有可能導致銀行資產質量的惡化。除此之外,記者還注意到不同評級公司披露,到今年7月底仍有銀行未能正常披露經營情況,從而導致評級無法跟蹤,因此也被評級公司列為重點關注對象。日前,監管部門開會多次提醒銀行提前應對不良風險,業內分析認為更多中小銀行評級下調“在路上”。
擔保圈風險影響消除不易
截至8月4日,今年下半年以來已有4家農商行遭評級下調,其中3家位于山東省,分別為山東煙臺農商行、山東榮成農商行和山東陽谷農商行;1家位于吉林省,為吉林蛟河農商行。
上述山東3家農商行中有2家涉及擔保圈蔓延造成銀行資產質量承壓問題。去年,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誠信”)對煙臺農商行及其存續期內相關債項進行跟蹤評級時就曾將該行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為負面。
彼時,煙臺農商行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控制擔保圈風險主要有三點措施:一是繼續密切關注圈內企業經營狀況,加強貸后檢查頻度與力度;二是加強與借款企業溝通,要求企業靈活采取由擔保公司替代擔保、調整增加擔保人、由保證變抵押等方式,逐步拆解擔保圈;三是對涉及圈內較多的企業,聯合同業金融機構組成債委會,信息共享,共同做好對圈內企業授信風險管控工作。
但今年7月下旬,中誠信還是將煙臺農商行主體信用等級由 AA-調降至 A+,評級展望由負面調整為穩定;將“18 煙臺農商二級 01”的信用等級由 A+調降至 A。中誠信在評級關注第一條中便提道:“宏觀經濟下行,擔保圈鏈風險不斷暴露,該行不良貸款持續較快上升,撥備覆蓋率持續下降且大幅低于監管要求。”
此外,今年7月24日,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資信”)下調山東陽谷農商行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下調山東陽谷農商行2016年二級資本債券(人民幣3億元)信用等級為A-,評級展望為穩定。同樣,在評級關注中,聯合資信表示:“受區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擔保圈’風險蔓延影響,陽谷農商銀行信貸資產質量嚴重下滑,關注類貸款占比高,貸款撥備已明顯不足,信貸業務風險管理面臨較大壓力,未來資產質量變化情況需關注;考慮到其不良貸款結構復雜且大額不良貸款居多、處置難度較大,預計短期內上述指標將難以改善至監管要求水平。”
針對評級下調影響及擔保圈風險化解情況,記者聯系到山東陽谷農商行,但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就此接受采訪。
“擔保圈問題非‘一日之寒’,徹底解決需要時間。擔保鏈條錯綜復雜,它的主要問題就是風險傳染,特別在經濟下行期,一個企業出現問題,為這個企業擔保的其他企業都不能幸免,如果涉及金額巨大,為其擔保的好的企業也會被拖垮。”山東某銀行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機構應徹底厘清企業之間的擔保關系,綜合考慮擔保方式轉換、信貸產品改造等方式及時切斷擔保圈鏈條,慢慢出清風險。”
“企業之間不敢做聯保互保,還是采取抵押或擔保公司擔保等增信措施更保險。”華北某城商行信貸管理人士告訴記者,“此前,銀行有在農戶貸款中實行互保聯保措施,農戶之間的狀況差不多,一個農戶出了問題,其他擔保人也很難履行擔保責任,最后只能走法律程序。”
擔保圈問題由來已久,地方金融機構和政府也非常重視。今年年初,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山東將統籌利用金融風險防控監測大數據平臺,一體推進金融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重點領域風險研判分析,推動擔保圈破圈斷鏈,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惡意逃廢金融債務等行為。
流動性管理壓力
上述山東地區農商行因擔保圈風險持續造成影響,而吉林蛟河農商行卻因多年投資“踩雷”未收回而導致評級不斷下調。
評級報告顯示,吉林蛟河農商行于2016年先后8次購買某國有銀行武威支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合計30億元,該筆理財資金被上述國有銀行武威支行內部作案挪用。此外,2016年吉林蛟河農商行還分兩次購買陸家嘴(600663,股吧)信托發行的僑興集團有限公司應收賬款債權信托收益權,合計6億元。截至目前,上述兩項巨額投資涉及的案件仍在審理當中。而吉林蛟河農商行也分別因違規購買理財產品及“違反國家規定從事投資活動”,被監管部門一共罰沒近8000萬元。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在評級報告中表示,吉林蛟河農商行應收款項類投資回收存在不確定性,相關案件仍在審理過程中,相關投資的回收情況對該行資產質量、流動性管理、盈利能力和資本充足度水平產生重大影響。
資產質量方面,2019年吉林蛟河農商行不良貸款率已經升至4.89%,同時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僅為0.74%。盈利方面,2017年至2019年,該行凈利潤均為負值,分別為-1.33億元、-1.87億元和-1.56億元,且2020年一季度,該行凈利潤為-3600萬元。
某城商行金融市場部人士表示:“對于部分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銀行而言,金融市場業務范圍很窄,且小銀行投資能力有限,缺乏專業的團隊和人才,很多銀行的資金業務也只是簡單的購買債券、購買同業理財等。”
“農商行還是要立足當地和‘三農’領域,如果投資收益占比過高,在債市低迷、監管限制信托資管類通道業務的形勢下,會使盈利能力承受較的壓力。”前述華北某城商行信貸管理人士表示。
此外,新世紀也在報告中表示,大額應收款項類投資無法近期收回和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對吉林蛟河農商銀行的負債穩定性產生影響,使得該行面臨流動性管理壓力。
關于流動性管理,交通銀行高級研究員趙亞蕊表示:“農商行應當加強流動性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定期做好流動性壓力測試。同時,應當不斷優化業務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提高一般性存款等核心負債占比,降低資產負債期限錯配以及對同業融資的依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