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成立”、“首個綠色金融立法《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征求意見稿)》發布”、“綠色債券即將迎來新標準”……為了推動中國經濟的綠色復蘇和可持續發展,綠色金融領域多項政策近期接連落地。
疫情仍在繼續的背景下,綠色金融可以發揮哪些作用?在推動新基建發展的過程中,綠色金融有哪些優勢可以發揮?金融科技目前可以解決綠色金融領域的哪些問題,監管、金融機構還面臨哪些挑戰?國際上有哪些經驗可以借鑒?
近日,保爾森基金會高級顧問兼綠色金融中心執行主任孫蕊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應對疫情,綠色金融發揮了獨特的作用。與此同時,金融科技的飛速發展可以解決我國綠色金融發展標準不統一、信息不對稱等障礙難題。
疫情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疫情防控過程中,一邊是恢復經濟的短期目標,另一邊是應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長期發展,如何平衡二者間關系成為全球都在關注的重要議題。
疫情發生后,金融監管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加快經濟復蘇。2月,銀保監會在《關于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務的通知》中指出,金融機構要加強社會責任承擔,倡導綠色、環保、健康投融資理念;之后,央行會同發改委等部門起草《關于印發〈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0年版)〉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進一步規范國內綠色債券市場,成為中國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的一個重大進展。
與此同時,疫情的蔓延也助推了綠色金融的發展。在孫蕊看來,應對疫情,綠色金融發揮了獨特優勢!耙咔橄拢袊木G色金融產業發展是與時俱進的,中國加強了抗疫相關的綠色金融支持,同時也發揮了特有的綠色通道優勢,并且調動了綠色投資者的積極性和熱情,為一些相關的綠色投融資項目提供了快速、低成本的金融支持!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
在業內專家看來,綠色金融可在推動新基建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以高科技和綠色化為特征的綠色產業供應鏈將成為新基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這意味著,大量資金正在或即將投入到新基建領域。
孫蕊表示,綠色新基建包括兩大重要領域,以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高科技和新興產業,以電力能源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升級,預計這兩個重點領域的投資規模都將達到數萬億元以上。同時,在新基建中關鍵行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上,綠色建筑、綠色消費也是重點產業,這兩個領域的投資規模每年將在萬億元以上。
當然,在市場主體已有較大積極性的基礎上,還需要在完善規范標準等方面加強引導。
“現在金融機構普遍困惑的是,想參與新基建,但如何判斷哪些是綠色,哪些不是綠色,還存在難點,亟需從國家和行業監管層面出臺引導政策,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進入到新基建投資中,同時,在后期評估中,也可以在環境社會效益及不良貸款率等方面有一個直觀的體現!睂O蕊強調。
她建議,中央和地方層面應建立綠色新基建產業和產業鏈目錄,形成綠色新基建項目標準,行業監管部門也應出臺相關政策,有序引導行業和企業的智能和綠色轉型。通過政策標準的制定,能夠很好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主體和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在后期評估中,建議加大環境信息披露的力度,這樣也能激勵金融機構投資綠色項目的意愿。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外金融機構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投資方面有著更深入的探索,與國際相比,中國的ESG投資還處于起步階段,但相關機構在研究新冠疫情對股價表現的影響時發現,股票回報與ESG評級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
“盡管中國仍處于ESG投資的早期階段,但疫情期間,在ESG投資方面做的比較好的企業,股價受影響程度比較低。我們預計,今年下半年和明后年,中國的金融機構會在ESG方面投入更多!睂O蕊稱。
金融科技為綠色金融發展帶來新思路
近年來,監管部門通過開展政策制定、普惠金融試點等工作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盡管如此,如何低成本、有效地對小微企業的綠色資產和經營活動進行識別和認證,推動綠色小微融資,仍然面臨不少挑戰。比如,與綠色金融業務相關的標準不統一、綠色金融領域專業能力不足、貸后管理難等問題。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了5年左右時間,已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公民意識、金融機構內部的責任管理還有一定差距,綠色金融方面的人才培養也面臨巨大缺口!睂O蕊指出。
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手段,可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改善資本市場的信息可獲得性,幫助金融機構實現綠色業務的資金穿透管理,實時跟蹤綠色債券、信貸投向,為綠色金融的發展帶來了新思路。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已有金融機構將金融科技手段運用到內部系統中,幫助金融機構實現綠色業務的資金穿透管理。
比如,湖州市地方政府通過搭建和運行“綠貸通”、“綠融通”和“綠信通”三大服務系統,引導金融服務精準對接、主動服務綠色小微企業,有效提升了當地小微企業融資效率。其中,湖州市制定了中國首個綠色融資主體認定評價標準,并通過“綠信通”平臺,對小微企業和項目進行綠色認定評價,有效破解了小微企業“綠色識別難”的問題。
“以前有些機構申請貸款,會根據不同部門的標準,做申請材料,有一定的不統一性、不標準性!睂O蕊稱,區塊鏈技術所具有的去中心化、開放透明、自治匿名、不可篡改的特征,可以解決資金穿透管理問題。在助力綠色金融發展方面,金融科技能發揮巨大作用。
不過,她也表示,目前金融科技運用到綠色金融的過程中仍面臨許多挑戰。首先,由于綠色金融發展時間較短,不同地區、部門存在標準不統一或缺失的問題;其次,環境數據質量也有待提高;三是綠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領域的專業能力不足,特別是復合型人才短缺,懂科技的不一定懂金融,懂金融的不一定懂綠色金融,懂綠色金融的不一定懂金融科技;另外,綠色金融產品還不夠豐富,也是可拓展的一個方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