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層出不窮的互聯網欺詐形式對金融服務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國內首家擁有互聯網反欺詐功能的直銷銀行,江蘇銀行直銷銀行在反欺詐領域積極探索,經過多次更新迭代,建成互聯網反欺詐3.0安全網,強化快速預防、有效阻斷互聯網欺詐的能力,為業務發展和消費者權益保駕護航。
采用互聯網大數據的反欺詐理念
從最初1.0時代的被動式反欺詐,僅事后補救、硬件設備、交易限額等簡單防御手段,到2.0階段的主動式反欺詐,各類機構紛紛搭建了獨立的反欺詐系統,建立了基本的規則和模型,但各個系統之間相互獨立,數據孤島的情況限制了系統的進一步優化升級。為改變"單打獨斗"的現狀,江蘇銀行直銷銀行吸收共享、開放的互聯網理念,立足于當前網絡金融發展的趨勢,深入研究當前外部欺詐特征,建立了集實時性、自動化、智能風控于一體的互聯網反欺詐3.0安全網。系統依托大數據技術,通過聯防聯控整合資源、自我學習,進行客戶行為的分析、挖掘、畫像,持續迭代優化,進而實現精準風控。
融入多業務立體式的反欺詐場景
從單一的交易型欺詐發展到惡意套現、騙貸等各種欺詐類型,外部欺詐方式逐漸趨于多元化、隱蔽化、集中化。江蘇銀行直銷銀行反欺詐3.0安全網將監控觸角延伸至所有交易渠道,包含交易反欺詐、網貸申請反欺詐和商戶反欺詐三大類,監測對象從傳統的資金動賬交易行為擴展至投資理財、網貸、移動支付等復雜的交易場景中。
探索主動式智能化的反欺詐技術
互聯網反欺詐極具時效性,不進則退。為時刻跟上甚至領先互聯網欺詐的腳步,江蘇銀行直銷銀行不斷完善反欺詐規則,強化技術運用,從IP、手機號、身份證號、設備指紋等方面內外部整合黑名單體系,形成通用的網貸申請反欺詐規則庫。系統還會定期回檢所有的規則及參數,對反欺詐維度進行更精準的分類,并結合客戶畫像使用,提供設備指紋上送成功率至95%以上,構筑起江蘇銀行直銷銀行強大的反欺詐3.0安全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