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進入2020年的下半場,銀行業陸續開始披露了上半年的經營業績情況。雖然上市銀行尚未發布中報,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中小銀行則已經拉開了中報披露的序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經有70多家中小銀行披露了今年上半年的財務報告,其中超過一半的銀行財報數據中均出現了利潤下滑的跡象,不過,全部這些銀行均處于盈利的狀態,未見虧損。
至于利潤下滑的原因,記者詳細分析了各家銀行的細分指標發現,雖然并不完全一致,每家銀行有各自的不同情形,比如有的銀行主要是因為收入本身下降導致,收入下滑的銀行當中,有部分銀行是利息收入下滑,也有部分是因為中間業務收入下滑導致;另外,還有些銀行收入未見明顯減少的情況下,支出大幅下降。此外,這些利潤下滑,尤其是下滑幅度較大的銀行當中,不少存在一個共同因素,即大幅提高了資產計提損失準備,導致凈利潤下滑。
在此之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亦從多家銀行了解到,銀行接到相關窗口指導,建議銀行機構控制利潤增速。
事實上,此前一季度疫情沖擊之下,銀行業績表現亮眼即引發了市場頗多討論,彼時,央行研究局課題組在中國金融雜志刊載了《客觀看待第一季度銀行業利潤增長》一文,文章指出,指出雖然一季度商業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但銀行后期不良貸款處置和資本消耗壓力明顯加大,銀行利潤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內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的可能。
多位銀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預計國有大行以及股份制銀行即將披露的中報業績中,利潤增速也不會太高。
一位銀行人士對記者說,現在很多人的關注點在監管對機構的窗口指導,其實從銀行自身的經營來說,也是必然的,年初的利潤主要是去年下半年的經營所得,包括不良的暴露,周期上有一定的滯后性。“上半年疫情這么嚴重,實體經濟部門需求萎縮,肯定會傳導至銀行。”
另一位銀行人士也告訴記者,在給實體經濟讓利的大背景下,銀行的重要任務是求扶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利率下調,也將一定程度上導致利潤空間變薄。
大半銀行凈利潤下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到了72家銀行公布的半年報,全部為中小銀行,其中大部分是農商行,以及少數幾家城商行。
在這72家銀行中,有46家銀行凈利潤指標相比去年同期出現下滑,數量占總數的64%。并且,不少銀行凈利潤下降幅度不小,其中29家銀行下降幅度超過10%,11家銀行降幅超過30%。
降幅較大的包括貴州修文農商銀行、山東萊州農商銀行、山西盂縣農商銀行、肇慶農商銀行、隨州農商銀行和營口銀行等,這幾家銀行的凈利潤下滑幅度分別為54.19%、54.20%、57.89%、46.37%43.81%和41.88%。
收入與資產指標保持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利潤下滑的銀行當中,大量銀行營業收入指標則是保持增長的,或者,營業收入指標下降的幅度遠低于利潤下降幅度。
比如,靖江農商行營業收入增長84.62%,但凈利潤下降14.20%;啟動農商行營業收入增長19.87%,凈利潤則下降10.46%;淮安農商行營業收入增長19.62%,凈利潤則下降11.77%;唐山農商行營業收入增長15.39%,凈利潤則下降12.50%等等。
也有部分銀行收入和利潤均稱下降趨勢,但是收入的下降幅度遠低于凈利潤的降幅。比如隨州農商行營業收入下降0.02%,凈利潤下降43.59%;三峽農商行營業收入下降4.17%,凈利潤降幅則達到23.11%。
另外,從總資產規模的角度來看絕大部分銀行仍然保持資產規模增長趨勢,僅有清徐農商、珠海農商、晉城銀行、修文農商、臺州銀行等幾家銀行出現總資產規模下降的縮表現象。
多家銀行加大資產減值損失計提
從各家銀行的細分指標來看,凈利潤下滑原因各有不同。
以上述下滑幅度較大的銀行來看,比如肇慶農商銀行凈利潤下滑46.37%,報表顯示,該行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53億元,是去年同期的6.8倍,從而拖累了凈利潤。
貴州修文農商銀行,上半年凈利潤降幅達到54.19%,下降的主要原因亦在于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今年年上半年,該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1億元,為去年同期的2.6倍。
襄陽農商行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大幅下降了38.14%,營業收入亦有所下降,但降幅僅3.94%,造成利潤大幅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加大了資產損失計提,該行今年上半年計提資產減值損失1.92億,遠高于去年同期0.96億。
營口銀行凈利潤下滑41.89%,收入下降是主要原因,該行營業收入下滑28.24%,各版塊收入均出現下滑,利息凈收入去年同期為22.31億元,今年下降至19.46億元,中間業務收入以及投資收益也不同程度下降。與此同時,該行也加大資產減值計提,今年上半年計提7.16億,去年同期為6.27億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