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7月22日獲悉,央行日前下發了《推動區塊鏈技術規范應用的通知》及《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
這是央行首次頒發的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的相關規范文件。從技術要素評估、到性能評估、到安全性評估,提出了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實施需要考慮的三大維度,對產品設計、軟件開發和系統運營給出了具體的技術指標、評估方法和標準。
目前,金融領域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為廣泛和商業化最成熟的領域,因此,對行業的影響不言而喻。
“之前其實央行官員在很多公開場合都提過邊界問題,所以目前行業龍頭企業都對外說的是多中心化或者弱中心化的區塊鏈治理,對銀行和行業主要公司來說 ,這些規則都在預料范圍內,影響不大。”一位區塊鏈企業的負責人7月22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另外一個影響就是,對于區塊鏈性能有了比較規范的評價體系,“總的來說就是 ,對于規范做鏈的公司后續技術指標有了官方依據 ,部分魔改做鏈的公司比較難忽悠技術指標, 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一些主打魔改fabric、支持通證的小公司可能影響比較大,可能要把技術資料大改一遍。現在很多公司對外講技術的時候都把技術包裝的很夸張 ,像3D零知識證明 、百萬級TPS 等等,這種浮夸的時代也終結了。”前述負責人表示。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的文件顯示,央行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區塊鏈技術應用風險防范機制,定期開展外部安全評估,推動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范應用,開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備案工作。同時要求行業協會加強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行業自律管理,建立健全自律檢查、信息共享等機制。該文件具體涉及各類銀行、證券股公司、基金公司、期貨公司、私募、保險以及支付行業,包括涉及區塊鏈技術的金融業務系統、科技產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