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廣東銀保監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銀保監會和廣東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瞄準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打好“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健康扶貧、定點扶貧”組合拳,引領轄區銀行保險機構積極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貢獻金融力量。
一、“產業扶貧”造新血,帶動一方發展
結合廣東“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推動銀行機構積極運用產融結合模式,支持扶貧產業帶動貧困戶發展,實現“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一方面對直接吸納貧困戶務工、參股的農業龍頭企業,及農業合作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規模化生產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有力支持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截至6月末,廣東產業精準扶貧貸款余額同比增長34%,惠及扶貧企業上千家,帶動數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創業。如清遠英德農商行疫情期間向英德卓佳玩具有限公司發放790萬元貸款,支持該公司在貧困村英德市連樟村生產,為當地提供至少700個就業崗位。另一方面,精準對接貧困戶,解決貧困戶發展生產的資金啟動問題。截至6月末,累計向6.7萬廣東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1億元。如郵儲銀行韶關分行通過“政府+銀行+企業+貧困戶”代種代養合作模式,向與樂昌農興食品有限公司簽訂銷售合同的4個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16萬元,滿足貧困戶種植銷售馬蹄資金需求。
二、“消費扶貧”拓渠道,助力農民富裕
廣東銀保監局發揮銀行保險機構網點多、客戶廣、設施成熟等方面優勢,大力開展消費扶貧,幫助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000061,股吧)銷路,解決受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問題,探索建立社會扶貧長效機制。銀行保險機構創新“金融目標客戶庫、專屬消費場景、貼身定制服務、數字化服務、直播帶貨”等五大消費扶貧模式,最近統計顯示,轄區銀行保險機構直接或間接帶動扶貧產品消費達4.72億元,涉及扶貧農產品2511種,惠及省內外近萬農企和農戶。如農業銀行廣東省分行在農業銀行掌銀扶貧商城設立“廣東東西部扶貧市場產品專區”,引導廣大掌銀客戶購買扶貧產品,上半年實現消費扶貧金額5000萬余元。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在各網點設置流動售賣體驗區,打造以網點為宣傳陣地、電商為支撐的O2O扶貧消費場景,2個多月推動160多萬枚貴州畢節扶貧雞蛋進入了廣東千家萬戶,帶動200余戶貧困戶增收。
三、“健康扶貧”筑防線,守護公眾安全
廣東銀保監局指導保險公司積極推廣大病保險和普惠型補充醫療險,提升人民群眾的醫療保障水平。截至6月末,廣東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累計參保人數近230萬人次,人均健康保額增加超過100萬,上半年累計賠付金額6000萬余元。開發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的人身保險產品,為無法依靠產業扶貧和就業幫扶實現脫貧的貧困人口提供兜底保障。如中國人壽(601628,股吧)韶關分公司向韶關貧困村婦女贈送“兩癌”公益保險,為韶關市貧困婦女提供8.5億元的風險保障。
四、“定點幫扶”促實效,實現穩定脫貧
廣東銀保監局對口幫扶20個省定相對貧困村1022戶貧困戶,廣東銀保監局領導班子主動深入田間地頭考察調研,精心挑選金融系統骨干力量駐村扶貧,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聚焦解決對口幫扶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突出問題,開展黨建、產業、就業、金融、教育扶貧,落實貧困人口吃穿、醫療、教育、住房保障,截至目前,對口幫扶20個貧困村貧困戶脫貧率100%。同時,廣東銀保監局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做好對口幫扶工作。如中國銀行河源分行駐村扶貧工作隊,為河源浮石村引入光伏發電項目、高新工業園區項目,并創辦龍川縣寶新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以上措施每年可為浮石村增加28萬元村集體收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