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訊 7月11日消息,銀保監會官網今日以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的形式,集中回應了多個熱點問題。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業保險業信用風險有所上升。截至6月末,各機構報告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總體較年初有所上升。目前國內經濟運行邊際改善,但還未回歸正常水平。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經濟面臨深度衰退。一些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和企業經營壓力巨大,還款能力下降。
雖然采取了臨時延期還本付息、借新還舊、展期、修改貸款合同等對沖政策措施,但經營不善的企業本身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今后仍然存在較大違約風險。一些銀行、企業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動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飾和隱瞞。總的來說,當前不良貸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較大上升壓力。必須做好不良貸款可能大幅反彈的應對準備。
以下為答問全文:
問題二:受疫情沖擊影響,實體經濟運行遇到一定困難,金融資產劣變風險加大。請問銀保監會對當前不良資產狀況及未來變化趨勢有什么判斷,將采取哪些措施防范和化解?
答: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銀行業保險業信用風險有所上升。截至6月末,各機構報告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總體較年初有所上升。對不良資產變化情況,銀保監會一直密切關注,秉持客觀、專業精神認真分析和應對。目前國內經濟運行邊際改善,但還未回歸正常水平。境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經濟面臨深度衰退。一些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行業和企業經營壓力巨大,還款能力下降。雖然我們采取了臨時延期還本付息、借新還舊、展期、修改貸款合同等對沖政策措施,但經營不善的企業本身存在的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今后仍然存在較大違約風險。一些銀行、企業和地方政府不愿主動暴露不良,有的甚至故意粉飾和隱瞞。總的來說,當前不良貸款并未充分暴露,存在較大上升壓力。
我們必須做好不良貸款可能大幅反彈的應對準備。一要進一步做實資產分類。嚴格區分受疫情影響出現困難的企業和本身經營風險較高的企業,對于后者,嚴格按規定確定資產分類,符合不良標準的必須劃為不良,實質承擔信用風險的其他表內外資產也應執行分類標準。二要繼續加大處置力度。今年不良資產處置金額要在去年基礎上合理增加,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的資源必須全部用于處置不良。三要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綜合使用核銷、清收、批量轉讓、債轉股等手段,做到應核盡核,應處盡處。試點開展不良資產批量處置,總結經驗后逐步推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