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保持總量的適度。
上半年新增貸款、社融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為經濟平穩運行吃下“定心丸”。
7月10日,央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81萬億元,同比多增1474億元;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6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3.43萬億,比上月多增約2400億,比上年同期多增約8000億;6月末存量社會融資規模271.8萬億,同比增長12.8%,增速比上月末高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本月信貸和社融繼續保持了較高增長規模,上半年信貸和社融顯著高于去年水平,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明顯提升。
“可以看到,上半年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在持續加大。總量指標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都明顯高于去年,全社會的流動性是合理充裕!毖胄姓{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7月10日央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
M2增速保持高點
財政逆周期調節發力、財政存款下降、居民存款大幅多增對M2增速起到了推動作用。
央行數據顯示,6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一方面,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雖較上月多增3300億元,但由于去年同期新增人民幣貸款亦處于較高水平,本月同比多增僅1500億元,信貸派生能力大致相近;另一方面,本月財政存款減少6102億元,在上月財政存款大幅多增的情況下,本月比去年同期僅多減1082億元,財政存款運用慢于預期減緩了貨幣增速。但總體上看,本月M2增速已經連續三個月持平于11.1%的近期高位,滿足增速明顯高于去年的要求。
此外,6月新增居民存款同比和環比分別多增約1.7萬億和1萬億。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這顯示在疫情影響周期拉長背景下,居民謹慎心理增強,儲蓄傾向增加,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全球普遍現象。
6月末,狹義貨幣(M1)余額60.43萬億元,同比增長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2.1個百分點。
王青認為,近期M1呈現趨勢性上場,主要原因是伴隨復工復業進程全面展開,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業務活動增強,企業活期存款多增。此外,5月以來全國房地產市場持續回暖,高頻數據顯示,6月全國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銷量同比由負轉正,當月房企等相關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加快。歷史數據顯示,我國M1增速與房地產市場活躍程度相關性很強。
阮健弘指出,目前整個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超儲率是1.6%,比去年同期低0.4個百分點。應該說當前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為暢通,傳導效率明顯提升。貨幣乘數是6.92,比去年同期高了0.79,處于歷史上較高水平。整體看上半年金融總量充足,服務實體經濟效率較高,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她表示,下半年金融系統將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比蝿,加大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預計M2和社會融資規模將保持平穩增長。
信貸社融維持高增長
受寬松信貸環境等因素影響,6月信貸社融較快增長,體現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持續發力。
初步統計,2020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其中,6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億元。
王青認為,新增人民幣貸款、表外票據融資和企業債券融資三項是6月新增社融同比、環比增量的主要來源。
具體來看,由于票據貼現利率走高抑制企業貼現需求,6月表外票據融資環比多增1353億,同比多增3500億。王青稱,企業“補年報”影響減退后,6月企業債券融資環比僅多增340億,主要原因是債券發行利率走高導致部分發行人調整發行安排,但當前發行利率仍處較低水平,當月企業債券融資同比多增1872億。此外,6月特別國債發行開閘,為給特別國債讓道,一般國債和地方債發行趨緩,當月新增政府債券規模從上月高點回落,環比少增3962億,但同比仍多增533億。其他表外融資渠道中,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規模繼續壓降,合計負增1336億,環比多減726億,同比多減524億。
數據同時顯示,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81萬億,環比多增3300億。其中,企業中長期貸款環比多增,居民貸款需求恢復明顯。
溫彬認為,本月信貸增長略超預期,比去年同期多增的部分主要由中長期貸款貢獻,中長期貸款新增1.37萬億元,同比多增5086億元,說明信貸結構逐步改善,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斷提升。
分部門來看,企業部門6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278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173和819億元,其中,中長期貸款新增7348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043和3595億元,說明加大對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的支持力度效果開始顯現;居民部門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9815億元,分別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多增2772和2198億元!熬用癫块T新增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較上月和去年同期都有所增加,說明經濟逐步恢復帶動了短期消費貸款和按揭貸款需求的增加!睖乇虮硎。
值得注意的是,除票據融資外各分項新增規模環比均有所增加。6月票據融資負增2104億,環比大幅少增3690億。
市場分析認為,主因與央行整頓資金空轉套利相關。王青認為,資金利率上行導致票據融資利率大幅走高,抑制企業票據貼現需求。
貨幣政策把握適度
繼6月推出兩大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后,7月,央行在結構性貨幣政策領域再度發力: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定向支持力度。
“這些政策對實體寬信用的效果會持續體現,并將在7月新增信貸和社融規模方面起到直接推動作用!蓖跚喾Q,下半年為推動經濟增速回歸潛在增長水平(6.0%左右),夯實穩就業基礎,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會進一步發力,邊際寬松的整體方向不會改變,降息降準都還有一定空間。這將推動社融存量增速和M2增速進一步走高。
溫彬認為,在流動性相對充裕的形勢下,下階段貨幣、信貸保持合理增長的同時,將更加注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支持力度,防止資金空轉套利,真正將資金用于所需領域;诖,貨幣政策的核心是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切實發揮好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力度支持制造業和中小微企業。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顯示,6月份CPI同比上漲2.5%,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CPI同比上漲2.5%,比預期要低。一季度生產端受疫情沖擊很大,影響的是供給。如果說在消費保持一定規模的情況下,供給端出現供應短缺的話,必然會導致消費品價格上漲。但6月份CPI同比上漲2.5%,比我們預想的要好很多!毖胄修k公廳主任周學東評價。
溫彬認為,隨著通脹水平的繼續回落,貨幣政策也具有更大操作空間,可適時降準和降息,降低企業貸款成本的同時,引導債券收益率曲線下行,降低債券發行成本。
貨幣政策基調總能在不同階段引發熱議。對于接下來的政策走向,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也詳細闡述了貨幣政策如何做到靈活適度。
他表示,適度有兩個含義:一是總量適度,信貸的投放要和經濟復蘇的節奏相匹配,如果信貸投放節奏過快的話,快于經濟復蘇就會產生資金淤積,產生信貸資金沒法有效使用的問題;二是價格適度,利率適當下行并不是利率越低越好,利率過低也是不利的,利率如果嚴重低于和潛在經濟增長率相適應的水平,就會產生套利的問題,產生資源錯配的問題,產生資金可能流向不應該流向領域的問題。所以利率適當下行但也不能過低。
“下半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保持總量的適度,綜合利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另外又要抓住合理讓利這個關鍵,保市場主體,特別是更多地關注貸款利率的變化,繼續深化LPR改革,推動貸款實際利率持續下行和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為經濟發展和穩企業保就業提供有利條件。”郭凱強調。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