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關于“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的通知”在市場流傳,21世紀經濟報道多方求證,證實了該文件真實性。
文件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7月1日起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
具體來看,一是下調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調整后,3個月、6個月和1年期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利率分別為1.95%、2.15%和2.25%。
二是下調再貼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
三是下調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調整后,金融穩定再貸款利率為1.75%,金融穩定再貸款(延期期間)利率為3.77%。
此前,在疫情期間,為落實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加大信貸支持,加大金融支持有序復工復產力度,人民銀行在2月底發布通知,決定增加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5000億元,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本次下調是年內央行第二次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此后,央行又再推出1萬億的再貸款。
福建地區某農商行信貸部總經理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記者,支農支小再貸款的使用有嚴格的領域和利率限制,雖然疫情期間央行增加了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但實際上銀行的申請動力不強,還有很多額度未被使用。“其中原因一是小微企業需求不強,二則是因為利率限制。比如此前一年期再貸款利率獲得成本為2.5%,而最高貸款利率為4.35%,銀行的利差僅為1.85%,而小微企業風險高,再貸款的風險收益不夠匹配,因此銀行不愿去承擔再貸款的風險。而隨著再貸款利率下調,意味著銀行的利差區間最大可以到2.1%,也是在鼓勵銀行更多投放給小微企業。”
“疫情期間央行增加了再貸款的額度,但是對于再貸款央行也有發放領域和利率要求,一般是當期LPR加點不超過50BP。但今年LPR利率連續下調,最新的一年期LPR利率為3.85%,如果加50BP即為4.35%。”天風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表示,“一般來說,小微企業風險較高,在限制貸款利率的情況下,意味著銀行會承擔更多的信用風險,而下調再貸款利率,則可以下調銀行獲得再貸款的成本,使銀行更有動力去發放再貸款。”
“在疫情之后,雖然央行大面積投放了流動性,但就小微企業層面而言,因為疫情影響需求和市場都出現嚴重不足,因此有大量資金在金融機構體內循環。另外,從小銀行的角度來說,小銀行尤其是村鎮銀行在目前的政策中還是有較多限制,很多時候不能直接享受優惠政策而需要從大銀行間接獲得資金,導致小銀行的負債成本較高。中小銀行扎根縣域農村,更希望能夠得到一些精準的支持政策,比如一對一給予再貸款等。”甘肅地區某村鎮銀行董事長表示。
此外,多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分析師都表示,目前央行在進行總量控制,希望通過結構化的貨幣政策,將資金更加精準的導流到實體經濟,防止大水漫灌和資金空轉。
在近期舉行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二季度(總第89次)例會上,央行關于貨幣政策也有新提法。相比一季度例會,本次例會提出貨幣政策要兼顧可持續發展,并指出有效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達性”,繼續用好1萬億元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落實好新創設的直達實體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和發放信用貸款。
“這一是意味著貨幣政策總量最為寬松,隔夜利率低于1%的時代將會過去,貨幣市場資金中樞價格會逐步回歸,二是表明此后的貨幣政策將更加精準,如此前的兩項新工具和此次的下調再貸款利率,來吸引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等。”廖志明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