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農商銀行發布《上海農商銀行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重點推進以"客戶、產品、組織、保障"為核心的四大體系建設,積極落實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各項舉措。
未來三年,該行計劃為長三角地區客戶(不含上海)提供授信不少于1200億元;到2022年,為長三角地區重點農村金融機構提供授信不少于320億元。
一個計劃:完善四大體系建設
《行動計劃》提出,上海農商銀行將堅守初心、堅持主業,以更專注的態度服務"三農"客戶。大力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對于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區級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等加強政策傾斜、加大信貸投放。做深做精涉農貸款,進一步推廣運用"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農業品牌質押履約保證保險貸款""農超對接貸款""農機貸"等產品,深化"銀行+擔保+保險"三方合作模式,推廣新農直報線上可循環農業貸款,以提升農業經營主體融資的覆蓋面、可得性、便利度。
該行將在松江、金山、青浦、嘉善、昆山支行內設立"三農"服務團隊,全面支持推進農村發展、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進一步推進銀行與保險合作創新,積極融入金山"兩區一堡"發展戰略。
以陪伴理念,服務科創企業是上海農商銀行的特色。依托"鑫動能"戰略新興客戶培育計劃和覆蓋科創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鑫科貸"專屬系列產品,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此外,把握G60科創走廊、科創板開板等契機,聚焦國家及上海市重點產業方向,形成"貸款+認股期權"及投資推薦的綜合服務,進一步探索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業務模式。結合"浦江之光"行動要求,加強與保險、券商、各類基金、擔保公司間的聯動銜接,加快推進"投貸聯動"業務,挖掘客戶潛力,與之攜手共創價值。
一項機制:搭建三省會商平臺
根據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發布的《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上海農商銀行是"長三角農村金融座談會常態化工作機制"的牽頭單位。區域金融合作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長三角農村金融機構有著相同的內生基因、相鄰的地緣優勢、相似的客群基礎,有著天然的緊密合作的基礎。上海農商銀行在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戰略中,與江蘇、浙江、安徽三省農村金融機構加強聯動協作,利用資源稟賦,打造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特色鮮明的長三角農村金融集聚生態圈,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充分發揮農村金融機構在推動長三角一體化中的表率作用。
上海農商銀行2018、2019連續兩年舉辦了長三角主要農村金融機構參加的座談會。在2019年8月召開的第二屆會議上,25家農村金融機構正式發布了《長三角農村金融機構合作宣言》,并共同發起成立了公司金融、金融市場、貿易金融三個專委會,一致同意在上述三個業務領域共享資源、加強合作、優勢互補,一起做好客戶服務,提升長三角農村金融機構的市場影響力。
在協同發展中,上海農商銀行憑借在金融市場、資產管理、貿易金融等方面的優勢,與多家長三角農村金融機構啟動或深化外匯資金、代理結算、貿易融資等業務合作,共同為客戶創造價值,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9年全年,該行新增與長三角地區金融機構業務合作關系20家,給予25家長三角地區農村金融機構同業授信356億元。
一支隊伍:深化服務長三角客戶
為更好地服務長三角地區客戶,理順長三角獲客和金融服務機制,上海農商銀行新設了總行一級部門--長三角金融總部。長三角金融總部定位為該行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的推動者、創新轉型的實踐者、綠色金融服務的先行者。金融總部業務將著力聚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總體方案》等政策導向,以"行業金融、場景營銷、綜合化經營"為發展目標,努力構建"行業化、場景化、綜合化"的新型客戶分類及業務體系。
同時,該行將同步完善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內的網點布局,在示范區內擇機設立金融服務站,貼身服務示范區內企業客戶和居民,有效提升服務響應速度。在長三角重大項目周邊考慮專設服務網點,整體配套,積極服務重大項目整體建設。以平臺對接的方式批量服務重大項目上下游企業及員工,公私聯動,注重客戶體驗,緊貼客戶需求。
2020年初,該行推出的上海工會會員服務卡疊加交通卡的功能,可在長三角區域約40座城市的公交、地鐵、出租車等公共交通中直接使用,為后續進一步推動區域都市圈同城化助力。
展望未來,上海農商銀行將積極推進"堅持客戶中心、堅守普惠金融、堅定數字轉型"的核心戰略,打造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型銀行,建設具有最佳體驗和卓越品牌的區域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為長三角地區金融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