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上海銀保監局指導下,上海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聯席會議發布2019年《上海地區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連續第8年對外發布該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末,上海地區非保本銀行理財產品余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17.4%,占全國11.5%。其中,凈值型產品余額占比約51%,較2019年初提升約14個百分點;開放式產品余額占比約66%,較2019年初提升約6個百分點。
2019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的第二年,上海地區各商業銀行多舉措持續推進理財業務轉型。《報告》通過轉型篇重點展示各成員單位銀行理財業務轉型進展情況,包括管理架構、理財產品、理財投資、風險控制、理財銷售和基礎設施等六個方面。管理架構方面,圍繞銀行理財子公司目標,轉向構建融合投研、產品、信評、風控、銷售、科技等多要素的集約化管理體系;理財產品方面,將凈值型產品納入常態化發行,不斷加大對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研發和推進力度。結合科創板、養老等推出特色創新產品,同時有序壓降原有產品規模;理財投資方面,在形成多元化資產投資理念、強化投研隊伍建設、優化投資決策體系和流程等方面持續推進,資產標準化程度不斷提升;風險控制方面,持續管控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理財銷售方面,在理財銷售全流程優化、強化營銷人員培訓和管理、完善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不斷加力;基礎設施方面,展現在技術、制度、流程方面的演進。此外,《報告》還展示了各成員單位銀行理財業務在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2020年)、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開展的工作。
《報告》聚焦未來銀行理財市場發展預判,暢想與其他資管業務的競爭與合作,展現各成員單位2020年理財業務發展戰略!秷蟾妗费信校谫Y管業務統一監管形勢下,銀行理財將延續在產品凈值化、資產標準化方面的轉型。在此過程中,必將帶來風險管理定位、模式及管理體系的調整,轉型挑戰仍存。伴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陸續設立,打破資管行業原有的市場格局,在全新的競爭與合作發展態勢下,面對更加豐富的資產配置渠道,銀行理財將進一步發揮差異化優勢。
《報告》由上海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匯編完成。上海市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聯席會議是在上海銀保監局的指導下,各會員單位進行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的平臺。聯席會議成立于2012年5月,2019年度成員單位包括:上海銀行、上海農商銀行、花旗中國、恒生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農業銀行上海市分行、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上海分行、興業銀行(601166,股吧)上海分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