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yec2q"><blockquote id="yec2q"></blockquote></dfn>
<strike id="yec2q"></strike>
  • <samp id="yec2q"><tfoot id="yec2q"></tfoot></samp>
    <kbd id="yec2q"></kbd> <ul id="yec2q"><tbody id="yec2q"></tbody></ul>
  • <ul id="yec2q"><center id="yec2q"></center></ul>
    <ul id="yec2q"></ul><th id="yec2q"></th>

    《中國金融》|農商行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

    2020-06-21 09:18:39 和訊名家 

    作者|付東升「北京農商銀行行長」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12期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在物理空間上拉開了社交的距離,給經濟社會運行造成了重大影響,也為銀行業金融服務供給主體帶來巨大的挑戰。為滿足疫情防控與金融穩定的現實需要,保證金融服務不間斷,銀行業金融機構大力使用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推進金融服務向數字化的轉型。農商行在普惠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更需要積極研究探索金融服務新模式,進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和便利度。

    農商行數字化轉型已成必然

    數字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近年來,以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不斷發展中迸發出引領時代的巨大能量,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和轉型發展的主抓手。據信通院測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5.9萬億元,名義增長14.7%,顯著高于當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預計對GDP的貢獻率為76.1%,相比2018年的67.9%有大幅增長。此次疫情進一步加速了全社會數字化進程,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145家單位啟動“數字化轉型伙伴行動”,為中小微企業推行普惠型“上云用數賦智”服務,旨在通過多方合力助力中小微企業形成數字經濟新業態,數字經濟無疑將成為我國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客戶需求變化倒逼銀行加速服務模式的數字變革。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社會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疫情中凸顯的數字經濟活力將加速數字化轉型滲透到各行各業。同時,此次疫情加速了居民消費心理和習慣的改變,“宅經濟”升溫,線上化、移動化、智能化的服務需求將逐漸固化。面對企業生產經營業態、居民客戶服務需求的變化,銀行必須積極響應,運用數字化技術加速產品與服務創新,提供與線上需求相匹配的服務新模式。

    數字化轉型是農商行應對激烈競爭的必然選擇。在數字化浪潮中,農商行受資產規模、地域限制、人才短缺、管理體制等多方制約,在金融科技應用上多處于“跟隨”層面。近年來,大型銀行金融服務重心不斷下沉延伸,利用其資金、科技及多元化服務優勢打入城鄉結合部、農村和小微市場,同時以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其數據、平臺優勢也在不斷搶奪農商行傳統客戶,使得農商行生存空間受到雙重擠壓。面對嚴峻的競爭環境,農商行應切實深化“以客戶為中心”理念,充分抓住數字化轉型的“窗口期”,加快提升市場競爭力。

    數字化轉型成為普惠金融破局利器

    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成效顯著,重點領域金融服務獲得感明顯增強,普惠金融作為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的重要抓手作用得以體現。隨著普惠金融實踐的不斷深入,傳統服務模式在服務效率、成本、風控等方面的瓶頸日益暴露,普惠金融服務不均衡、不匹配、缺乏可持續性的問題依然存在,亟須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打通普惠金融發展“堵點”,用數字化新型金融模式為普惠金融發展破局。

    數字技術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貧困地區,是金融服務覆蓋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金融供給、需求結構不平衡問題在區域層面的表現。傳統金融服務覆蓋率的提高主要依賴于機構網點的鋪設,人力、物力投入高,成本回收期長,客戶覆蓋率擴張困難。信息技術的發展降低了金融服務的門檻,部分地區借助布設多功能自助終端、便民服務點、助農取款點等代理模式,擴大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比如,北京農商銀行創新鄉村便利店服務模式,通過與鄉鎮、村政府深度合作,采用“1臺自助機具+1名輔導員”的方式,為村民提供便捷的存、取、轉、匯等基本金融服務。針對農村地區客戶年齡偏大、文化層次偏低的特點,聘請村委會工作人員作為輔導員,為村民進行手把手的輔導,并根據當地特點開發特色業務,滿足了村民90%以上的金融需求。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等渠道的逐漸普及使得農村支付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根據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農村地區發生網銀支付業務63.54億筆、金額74.27萬億元;移動支付業務47.32億筆、金額31.17萬億元;銀行機構辦理農村電商支付業務3.57億筆、金額4033.33億元,農村地區支付環境得到極大改善。

    數字技術提升普惠金融服務可得性。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一直是普惠金融的服務重點,但由于該群體數量龐大且較為分散,個體差異大,缺乏抵質押品和有效信用記錄,難以開展風險評估,成本、違約概率相對較高,使得傳統信貸產品和模式無法觸達。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手段,能夠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審批效率和風控能力,實現普惠金融增量、擴面、提質、降本、控險的平衡發展。比如,北京農商銀行在疫情期間大力推廣線上票據貼現融資產品“快e貼”,該產品實現全流程線上化服務,企業通過網銀進行貼現申請,系統即時自動審批,資金實時到賬,2020年第一季度,累計為16家企業提供1502萬元快捷資金支持。數字技術還改變了傳統信貸依靠抵押物的邏輯,通過多維度的信用管理和風險評價體系,打通信貸堵點,使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精準度顯著提升。如京東金融創新“數字農貸”模式,以農業生產過程的數據化模型和歷史生產數據為基礎,對未來生產結果作出預測,再以預測的統計學結果產生信用,進而對生產過程進行全程、高頻、多方位的監管,實現信貸服務的精準滴灌。

    數字化轉型助力打造民生服務新生態。過去,民生領域因其服務碎片化,地方和部門條塊割裂,缺乏資源統籌,存在“辦事難、出行難、看病難”等問題。數字技術在解決政務及民生領域的難點、痛點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上發揮著重大作用。近年來,銀行積極探索與政府、醫院、學校、商戶等服務主體合作,推動數字化金融服務與群眾衣食住行、日常生活、醫療教育和社會公共服務等相融合,構建各有特色的金融服務平臺和生態圈。在助力數字政府建設方面,建設銀行與133個省市搭建了智慧政務服務平臺,其“智慧社區管理平臺”“建融智醫”“建融慧學”“安心養老”“建融撮合”“裕農通”等平臺實現互聯互通,為客戶提供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務。北京農商銀行針對企業賬戶開立、支付結算需求,通過“鳳凰有約”服務平臺線上對接“北京市企業登記e窗通服務平臺”,實現新注冊企業從辦理營業執照到開立銀行賬戶的全流程“一站式”金融服務。在養老服務領域,北京農商銀行以“養老助殘卡”和“民政一卡通”為介質,為老年人提供“出行+消費+理財+政補”一體化服務,尤其在疫情期間創新應用電子消費券模式實現失能老人護理專項補貼發放,切實便利了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四個方向把握農商行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之道

    農商行分布廣、數量多,扎根基層,與中小企業有著天然的相容性和契合度,本身具有普惠金額特點。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2.55萬億元,其中農村金融機構貸款余額為4.54萬億元,占比36.18%,高于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利用數字化手段,進一步提升農商行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對于優化和完善金融機構體系,改善金融服務不充分、不均衡狀況具有重要意義。農商行需要在差異化、場景化、線上化、數據化四個方面齊發力。

    發展路徑差異化,打造接地氣、有溫度的品牌形象。數字化轉型是實現普惠金融愿景的手段而非目的,對于農商行來說,追求大而全的模式無異于“緣木求魚”,轉型的初心是解決問題、創造價值。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地緣人緣優勢,不斷謀求與地方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農商行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所在。農商行應確定自身業務發展重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運用數字技術進行重構和優化。如以“社區銀行”“養老金融”為突破點,通過分析區域經濟特點、社區人口分布、客戶資金情況、金融服務交易習慣、消費行為等因素,在為家庭、老年人提供定制化、便捷化、數字化金融服務的基礎上,附加休閑、娛樂、社交、養生等特色服務,通過“金融+非金融”的聯合運營,黏住自己觸手可及的客戶,打造接地氣、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金融服務場景化,構建特色區域生態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所有行為,包括支付、理財在內的金融服務與社交互動,都將融入到具體的場景里。農商行要學會運用互聯網思維,構建無邊界場景服務,提升場景融合能力,以無處不在的銀行服務更好地滿足客戶金融需求。一方面,要主動出擊,盡可能搶占具有流量優勢的平臺資源,形成數據資源及用戶習慣沉淀,從而形成場景的優先卡位;另一方面要發揮與區域經濟共生共長的優勢,通過將銀行服務嵌入政務、醫療、學校、商店等高頻生活場景,以B端、G端為突破口,實現C端獲客,依靠B端和G端的高活性生態,引導場景客戶轉化為銀行客戶,建立區域競爭壁壘和護城河,構建起具有本土優勢的特色區域生態圈。

    業務經營線上化,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在這場戰疫中,各大銀行的線上化應對措施,不僅是銀行數字化實戰能力的檢驗,也是數字時代下對客戶經營模式和應急能力的審視。農商行應整體審視各條線業務的前中后臺業務環節,完善各業務模塊環節的線上化。例如,前臺應著力推動客戶的渠道線上化、客戶經理展業移動化、合作伙伴及同業機構業務處理的線上化,尤其要提高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自助渠道的迭代創新及資源整合能力,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線上獲客、活客、留客;中臺要提升線上化業務處理的能力;對于后臺也應加強科技對內部經營管理的優化,減少線下和人工操作環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線下網點、鄉村便利店等物理渠道依然是連接客戶的重要觸點,其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智能機具的優化布局與更新升級,更多應聚焦于功能及服務模式的轉型與拓展,客戶部分剛性需求是無法通過線上滿足的,線下網點應通過真誠交流和專業服務去滿足那些更復雜、更需要現場介入的金融需求,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銜接。

    信息資產數據化,增強數據治理和應用能力。農商行與生俱來的科技短板以及平臺迭代的落后,使得其在發展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方面不得不借助第三方數據公司、金融科技類公司的力量,而在合作對象選擇上,由于體量小,議價能力弱,農商行很難得到大型數據公司或金融科技公司的青睞,給數據治理留下了隱患。數據治理首先需要強大的數據支撐,因此要重視建立和管理自身信息資產,實現數據化,進一步豐富數據來源,避免數據多頭管理、部門數據相互割裂,既要加強內部數據收集管理,又要在保護客戶信息的前提下,通過合作批量獲取更多外部數據,引入云服務、人工智能等技術加強數據分析和洞察能力。其次數據要可控,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明確提出金融機構要“提升新技術自主掌控能力”。在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時,既要防范數據泄露風險,也要避免數據采集過程中的違規行為。

    三大體系夯實農商行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根基

    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持久戰”,是整個社會數字化的一部分,不僅需要內部的“久久為功”,也需要外部的“鼎力相助”,只有內外相促,形成合力,才能在數字洪流中揚帆遠航。

    構建多層次信用信息體系

    高質量、高效率的信用體系對金融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是銀行缺乏對其進行信用評價的信息所導致的。近年來,各家銀行也在信用評價體系建設上狠下功夫。北京農商銀行聯合北京市農業農村局、云華農匯網,經過兩年的研究開發和反復論證,于近期成功上線首個北京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評價系統,有效破解了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困局,填補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空白。信用信息體系建設任重道遠,因此由政府引導并發動社會力量,打造以大數據、區塊鏈為支撐的信用信息平臺,實現稅務、工商、民政、司法、質監、環保、海關、貨運、公積金、公用事業繳費、不動產登記等各類信息的互聯互通,形成公共信用信息、市場信用信息等多層次的信用信息體系,對實現小微企業業主、農戶家庭等主體的多維度信用評價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應擴充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接入機構,降低相關征信成本,打破“信息孤島”格局,形成統一的信息共享平臺,夯實社會征信體系基礎,提升普惠金融的風控能力,優化普惠金融發展的外部環境。

    建立敏捷組織和復合型人才體系

    面向未來的數字化銀行,離不開既了解銀行業務,又能把數字化技術與業務有效結合的復合型人才。根據上市銀行年報披露的數據,上市銀行科技人員呈逐年上升的態勢,農商行在科技人才儲備方面還存在差距。農商行必須調整組織結構和人才發展戰略,整合內部的相關部門,實現相關部門的業務協同、敏捷響應,打破技術部門與業務部門壁壘,聯合培養具備數據分析、建模技能,又有業務實操基礎的人才。同時,注重引進外部人才,并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采用多種方式培養和留用復合型人才。

    打造更為智能的風控體系

    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風險是底線,大多數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供應鏈融資等,其貸款調查、風險評估和預授信等實質風險評估環節均在線下完成,這依然是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式,如果只是實現業務流線上化,而沒有相應的風控體系作為配套,轉型就無法成功。農商行必須從業務模式出發,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根據行內外多頭數據,形成客戶精準畫像,加強客戶信息動態監測,逐步實現風險控制模型化、自動化、智能化,打造覆蓋符合小微企業生命周期以及不同行業特征的“智慧風控”管理模式!

    (責任編輯 植鳳寅)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看全文
    寫評論已有條評論跟帖用戶自律公約
    提 交還可輸入500

    最新評論

    查看剩下100條評論

    熱門閱讀

      和訊特稿

        推薦閱讀

          和訊熱銷金融證券產品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老狼 |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97久久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99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嫩草影院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 久久99精品九九九久久婷婷|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野外| 99久久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无码精品黄AV电影|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www好男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特级露脸AV毛片|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不卡|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韩日美无码精品无码|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国产精品秘入口18禁麻豆免会员|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东京热一精品无码AV|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