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國際供應鏈恢復還需要較長時間,要素成本會進一步上升,加之貨幣派生機理變化,通貨膨脹也有可能卷土重來。
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監管政策緊盯最大風險。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6月18日,在2020年第十二屆陸家嘴(600663,股吧)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不少國家和地區還在謀劃出臺新的刺激措施。建議大家三思而行,應當為今后預留一定的政策空間。
“中國十分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財政政策,我們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闭搲,郭樹清金句頻出,內容涉及貨幣政策、支持資本市場發展、險資權益類資產配置差異化比例監管、全球供應鏈等多個重要方面,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內容如下:
關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必須放下分歧,攜起手來,緊密合作
1、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嚴重影響中國,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也深受其害。有國際組織預測,發達經濟體將陷入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新興市場將出現近60年來的首次收縮。
2、大災當前,世界各國必須放下分歧,攜起手來,緊密合作。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是經過幾十年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是各國順應市場規律和發展趨勢充分合作的產物,對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進社會福利發揮了巨大作用。任何“推倒重來”或“另起爐灶”都是不經濟不劃算的,將大大損害人類共同利益,而且在短期內也是難以實現的。
3、過去幾十年,中國對全球經濟貢獻不斷提高,在克服幾次世界經濟金融危機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美價廉商品,也是發達國家過去20多年“高消費、低通脹”能夠持續的重要基礎。中國儲蓄占全球總額四分之一以上,為全球總儲蓄與總投資的均衡做出巨大貢獻,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大量的結余資金。
4、大型經濟體應當主動考慮自身政策的外溢效應,自覺平衡好內外部影響。當今世界經濟已高度一體化,制定和出臺政策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溝通協調,平滑外溢風險,共同維護國際社會整體利益。在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中,美聯儲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央行角色,對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制定政策時過于“內向”,就有可能侵蝕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礎,也很可能會透支美元和美國信用。
5、各國已經出臺的財政金融刺激措施規模和力度之巨大,史無前例。在初期作用甚大,邊際效用逐步在遞減。目前來看,疫情還可能在一段較長時期內與我們的生活并行共存。不少國家和地區還在謀劃出臺新的刺激措施。建議大家三思而行,應當為今后預留一定的政策空間。中國十分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財政政策,我們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
6、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怎么能夠讓這么多中央銀行開動印鈔機,去無限量地印發貨幣呢?早在兩千多年前,無論中國還是歐洲,都已經有過政府濫鑄金屬錢幣導致經濟社會危機的教訓,更不用說紙幣出現以后人類曾經遭受過的多次災難。金融業內人士不能不懂得,開出空頭支票也必須付出代價。
7、金融體系富有韌性通常是經濟強健的表現,但是當實體經濟尚未重啟,股票市場卻依然高歌猛進、不斷上漲,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背道而馳,這樣的扭曲空前顯著。國外有的專家說,“內債不是債,外債才是債,對于美國來說,外債也不是債!边@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似乎都是如此,但是未來真的能夠長久持續下去嗎?
8、通貨膨脹真的能像某種找到特效藥的瘟疫一樣,在世界經濟生活中永遠消失了嗎?盡管目前通貨膨脹總體還不明顯,但考慮到國際供應鏈恢復還需要較長時間,要素成本會進一步上升,加之貨幣派生機理變化,通貨膨脹也有可能卷土重來。
9、還需要考慮的是,大規模刺激政策將來如何退出。進入的時候,四面八方都歡欣鼓舞,退出的時候可能將十分痛苦。2008年的“量化寬松”刺激政策到現在為止還未完全消化。
關于加速推動國民經濟恢復正常循環:五方面發力
1、進一步鼓勵銀行與政府加強合作。疫情災難造成的損害是一種不可抗的外部沖擊,各類市場主體都無法自主回避。因此各級政府有責任也有能力向銀行業機構提供區域內經濟和企業的信息。要努力在多個層級上實現財政與金融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銀行應推出更多無抵押、低利率的信貸產品,各級政府通過財政貼息、擔保補貼分擔成本和損失。在支持投資方面,應適當提高地方專項債券用作項目資本金比例,加大配套銀行資金支持,盡快形成更多的實物工作量。
2、強化政策性金融在逆周期調節中的作用。今年政策性銀行安排信貸規模比去年多增近1萬億元,債券發行規模也將增加,可用資金大幅提升。另外,國開行和進出口銀行安排專項紓困資金,金額合計1000億元。新增1000多億元轉貸款規模,主要提供給中小銀行,特別是互聯網銀行,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政策性融資擔保要提高覆蓋面,降低擔保費率,合理分擔風險損失。
3、更好地發揮保險特有的抗風險作用。擴大風險保障覆蓋面,增加營業中斷險、出口信用險產品供給,針對抗疫減災和農業農村等薄弱環節,推出更多保險品種。支持疫后重建,加大理賠力度,提高理賠效率,實現應賠盡賠、能快則快。保險機構要加大對企業中長期債券的投資,保險資金平均久期為13年,目前保險資金運用余額近20萬億元,而投資企業債券余額只有2.2萬億元,潛力巨大。可將更多資金用于購買企業中長期債券,特別是電信、交通、新老基建等需要巨額中長期資金的行業。
4、支持資本市場發揮更廣泛更積極的作用。近期,中國銀保監會擬推出六項舉措支持資本市場發展。一是增加新的機構投資者,批設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允許境外專業機構發起設立控股理財公司;二是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子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信托公司發行證券投資信托產品,保險機構發行組合類產品;三是推進銀行與基金公司、銀行與保險公司等各類機構深度合作,鼓勵銀行及理財子公司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公募基金管理人納入合作機構名單,研究出臺保險機構投資私募理財產品和私募股權基金的相關政策;四是引導商業銀行有序處置非標不良資產,鼓勵新設理財子公司加大證券投資;五是支持保險公司通過直接投資、委托投資、公募基金等各種渠道,增加資本市場投資,特別是優質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資;六是對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配置實行差異化比例監管,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于權益類資產。
5、采用多種金融工具打通和修復全球供應鏈。要努力增加對國際產業鏈企業融資支持,幫助其拓展海內外市場,提高出口轉內銷比例。要支持出口企業與外國合作伙伴盡早恢復商貿往來,通過提供買方信貸等融資方式穩定出口訂單,運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分擔風險損失。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優先保障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資金需求,暢通和穩定上下游鏈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