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銀行資管本身市場化改革倡導的方向,作為代客理財的機構,做好勤勉盡職的資金管理者,但買理財產品的客戶需要承擔市場風險。
近期,由于債市波動,不少銀行理財產品出現凈值浮虧的現象,由于不符合理財“穩健”的形象,在市場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梳理,包括工商銀行(工銀理財)、招商銀行(600036,股吧)(招銀理財)、建信理財、中信理財等機構的20余只銀行理財產品的最新份額凈值低于1,絕大多數為剛成立不久的固收類理財。
就理財破剛兌的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粵港澳大灣區指數發布暨交銀理財成立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采訪了交銀理財總裁金旗。
“我覺得市場對政策理解有一些誤區”,金旗對記者表示,央行直達實體經濟的兩個政策工具,包括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付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的信用貸款支持計劃,與今年以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不矛盾的。市場擔心直達實體的經濟工具落地,代表了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加速轉變,而他認為市場有一些過度反應,導致債市短期超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市值法估值的產品出現凈值回撤。
“大家關心的是,銀行理財產品1塊錢買進去變成了9毛9,這打破了銀行理財的(剛兌)信仰。未來隨著凈值化轉型,這種情況出現的頻率會越來越高,回撤的幅度也有可能會越來越大,這是銀行資管本身市場化改革倡導的方向,作為代客理財的機構,做好勤勉盡職的資金管理者,但買理財產品的客戶需要承擔市場風險。”金旗表示。
金旗表示,該行整體理財產品100多個也有一定的回撤,但總體可控,會盡量滿足投資責任在安全性、穩定性上面的需求。此外這次債市波動并沒有打亂交銀理財新產品發行的計劃,5月之前發行產品整體速度保持在每個月300億到400億之間,6月前10天發行了100億以上,與前幾個月節奏保持一致。
此外,在渠道建設方面,金旗表示采用“1+3”戰略,1是母行為主渠道,現在也與20家左右的商業銀行進行合作,包括城商行和農村金融。
“銀行代銷還是主力,我們代銷的規劃在500-1000家銀行,覆蓋全國多數中小銀行。”金旗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