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6月12日報道 外媒稱,匯豐銀行環球資產管理公司預計,逐漸走出新冠疫情危機的全球經濟將出現“勾形(swoosh)復蘇”,而中國和亞洲工業化國家有望成為表現最好的經濟體。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10日報道,匯豐銀行環球資產管理公司全球首席戰略師約瑟夫·利特爾說,這種復蘇方式意味著,一旦解除封鎖,經濟就會出現大幅反彈,然后逐步恢復到危機前的活動水平。
他說:“向前倒推,這意味著復蘇在本季度已經開始。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應該能完全走上一條新的較低的軌道,但趨勢增長率會大致相同。”
報道稱,匯豐銀行環球資產管理公司說,中國大陸和包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在內的亞洲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最有能力對復蘇加以利用,而其他新興市場、較小的石油出口國、邊緣國家和歐元區則沒有那么強的復蘇能力。
利特爾說,這種走勢下的負面風險包括某些經濟體的政策靈活性、第二波新冠疫情的風險以及對經濟造成永久性損害的可能性。不過,他認為,政策錯誤會對經濟復蘇構成最大的風險。
利特爾說:“全球危機模式應對措施一直和我們所希望的一樣好。但是,在采取流動性措施后,償付能力方面的挑戰依然存在。”
他說:“我們還懷疑是否最終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刺激疲勞’,導致政策支持過早結束。”
盡管如此,利特爾強調,大多數國家的政府和央行仍擁有大量的寬松能力,而且投資者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愿意讓政府打破財政禁忌”。
報道稱,匯豐銀行環球資產管理公司預測,新冠疫情危機加劇了“風險與收益關系的劇烈波動”。當前的價格表明,大多數中期政府債券的收益率低于通脹率,而高風險資產類別則低估了高得多的回報。
利特爾認為:“從估值角度來看,政府債券沒有吸引力,而隨著利率接近于零,投資者的對沖風險手段變得越來越有限。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需要更加努力地思考如何實現多樣化。”
從戰略和長期角度來看,匯豐銀行環球資產管理公司更看好全球股市和高收益債券。據它預測,今年的股價下跌意味著愿意承受短期波動性的投資者將在未來兩年得到較高預期回報的補償。
報告說,發達市場的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增加了股市的相對吸引力,而政策的大幅放寬也降低了一些下行風險。
利特爾說:“我們仍然更青睞亞洲的信貸而不是發達市場的信貸,因為它們繼續為類似的信貸風險提供更高的利差,而且該地區的復蘇能力更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