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股份行分行小微金融負責人說,一段時間以來,小微金融市場出現“掐尖現象”,為了避免銀行資金主要流向部分企業,因此監管鼓勵首貸,擴大小微企業貸款的覆蓋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6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委出臺《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首貸、無還本續貸;督促商業銀行提高首次從銀行體系獲得貸款的戶數。
同時,首份省級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出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近期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印發《浙江省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旨在推動小微企業貸款“擴面增量”。
“《浙江省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厘清了小微企業首貸戶的定義,搭建了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最后還明確了激勵約束和組織實施。”浙江省一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
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對全國性銀行和省外城商行在杭一級分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分類考核,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和宏觀調控政策調整情況,必要時對考核辦法予以適當調整。
定量考核首貸戶
《浙江省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稱,小微企業貸款指金融機構發放給小型企業和微型企業的貸款,企業規模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執行,不含小微企業主和個體工商戶等個人經營性貸款。首貸戶指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中沒有貸款記錄的企業客戶,注冊地在浙江省。
“(考核辦法)擴大了小微企業貸款覆蓋面。”一家股份行分行小微金融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該負責人說,一段時間以來,小微金融市場出現“掐尖現象”,為了避免銀行資金主要流向部分企業,因此監管鼓勵首貸,擴大小微企業貸款的覆蓋面。
他說,按照浙江這個文件,小微企業貸款不含個人經營性貸款,比較新穎。一般來說,此前多數銀行將小微企業主等個人經營性貸款計入小微企業貸款。相對而言,個人經營性貸款審批放款流程比企業法人貸款更簡便。
“這里只提企業法人貸款,監管肯定有自己的考慮,從字面上理解,企業貸款覆蓋面一定超過個人貸款覆蓋面,更多是從保就業角度出發服務民生。”上述負責人認為。
《浙江省小微企業首貸考核辦法》從小微企業首貸戶數、貸款金額兩個方面,對金融機構首貸戶工作進行定量考核。按季通報各金融機構首貸戶數和金額指標值,按年考核首貸戶工作。
具體來說,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數占比權重80%,貸款金額占比權重20%。前者不低于15%得基礎分80分,每低1個百分點,扣4分;后者不低于參評機構平均水平得基礎分80分,每低1個百分點,扣4分。基于此,計算出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首貸戶考核得分。
考核結果納入MPA
至于激勵約束方面,首先,全國性銀行和省外城商行在杭一級分行的年度考核結果納入貨幣信貸政策落實情況評估考核,體現在“信貸結構”考核子項;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年度考核結果納入宏觀審慎評估(MPA)。其次,年度考核結果與貨幣政策工具、金融市場工具使用掛鉤。
對此,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年度考核結果納入MPA,還可能與定向降準等掛鉤,對銀行的約束力比較強。
浙江一家銀行相關部門人士表示,影響不大,監管有要求,就去落實。“一直以來,監管希望銀行多支持小微企業,疫情期間,要求更加明確,指標更重。這個方向是對的,也是對銀行的考驗,這個辦法并不是突然的考試。”
上述銀行人士認為,多數銀行能完成這個考核,但各家銀行情況不一樣,如果部分銀行在小微專營團隊、風控體系、產品等方面已經有了較多積累,完成考核就會比較順利。
打通“最先一公里”
早在2018年6月,央行行長易綱就表示,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需要著力打通小微企業融資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從小微企業成長階段看,那些從未與銀行發生過借貸關系的初創期小微企業獲得首次貸款是很不容易的。首次貸款后小微企業與銀行的信用聯系會逐步增強,更容易持續獲得融資。
“確實如此,銀行對本行或他行的貸款客戶更加信任。”上述股份行分行小微金融負責人表示。
2020年1月,董希淼撰文指出,更為迫切的“最先一公里”問題,即中小企業首貸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截至2018年末,我國約有小微企業3000萬戶、個體工商戶7300萬戶。而從銀行獲得貸款的約為1800萬戶,僅占17.5%。也就是說,超過80%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未從銀行體系獲得貸款。
今年3月13日,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楊麗平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透露,將研究考核首貸率,讓更多未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能從銀行獲得融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