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個人有效戶突破2億人,較年初增長68%,其中“大專及以下學歷”、“從事非白領服務業”、“單筆借款成本支出低于100元”的客戶占比均超70%,近20%的客戶為首次獲得銀行授信。”深圳前海微眾銀行行長李南青2019年年報致辭中如是說。
從中可以看到,有一些此前從未獲得銀行授信的人開始獲得金融服務。這些人可能曾經被大中型銀行的風控拒之門外,可能過去對負債懷有天然恐懼,但是在2019年,他們開始進行了嘗試,通過前海微眾銀行抬腳邁入了金融服務的大門。
這只是互聯網銀行普惠金融實踐中的一個例子。
互聯網銀行的“精準而優雅”
隨著武漢眾邦銀行披露2019年報,5家互聯網銀行年報均已公之于眾。能夠注意到的是,在過去一年中,踐行普惠金融不僅發生在前海微眾銀行,也發生在每一家互聯網銀行。
在年報中,微眾銀行表示持續專注服務于小微企業和普羅大眾;網商銀行為小微和“三農”客戶提供全面金融服務;新網銀行以“普惠補位”為市場定位,以“普存小貸,線上線下”為經營方針;江蘇蘇寧銀行遵循“金融科技+場景金融=普惠金融”的經營邏輯;武漢眾邦銀行以專注產業生態圈助力大眾創業,幫扶企業發展為使命。
可以說,互聯網銀行的整體業務基本圍繞普惠金融開展,在實施過程中詮釋了“精準而優雅”。
如果把“可獲得金融服務”比作門檻,互聯網銀行詮釋“精準而優雅”就是通過不斷修葺門檻,讓更多真正有需求的普羅大眾能夠跨檻而入,互聯網銀行則站在距離“門”最近的距離,迎接著客戶。
互聯網銀行的“精準”在于,它們讓更多真正需要金融服務的人跨檻而入,而且還能保證資金的平穩回收。貸款規模以及不良貸款率可以對此情此景有所體現。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各家互聯網銀行貸款總額已經超過3000億元,較2018年增長1000億元,一年中,50%的增長滿足了人們各類貸款需求。其中江蘇蘇寧銀行貸款增速近兩倍,前海微眾銀行已經連續兩年放款超過千億,2019年增長36%。
圖1:互聯網銀行貸款總額 數據來源:銀行2019年報
不良貸款率則能衡量放款風險。
銀保監會披露的“商業銀行主要指標分機構類情況表”顯示,截至2019年末,六大行不良貸款率為1.38%,股份制商業銀行為1.64%,城商行為2.32%,農商行為3.9%,民營銀行為1%(互聯網銀行均在民營銀行之列)。
圖2:互聯網銀行不良貸款率 數據來源:銀行2019年報
年報中披露,5家互聯網銀行,不良貸款率均在2%以下,其中成立較早的前海微眾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24%和1.3%,剩余三家銀行不良率均在1%以下。
這意味著,在貸款風險防控方面,互聯網銀行普遍較好。
“優雅”則可以通過一年來互聯網銀行的獲客來進行闡釋。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2019年末,個人有效戶突破2億人,近20%的客戶為首次獲得銀行授信。
浙江網商銀行:歷史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客戶2087萬戶,戶均余額僅3.1萬元。
江蘇蘇寧銀行:截至2019年末,客戶總數2495萬戶,同比新增773萬戶,增幅44.89%,其中貸款客戶289萬戶,同比新增268萬戶,增加近13倍。
四川新網銀行:截至2019年末,累計發放貸款約3800億元,累計服務客戶超過3100萬人。
武漢眾邦銀行:全行客戶總數突破1202萬戶,較年初增長153%。
這些客戶要歸屬于哪一類呢?文章開頭李南青的話點出玄奧。
“前海微眾銀行客戶較年初增長68%,其中“大專及以下學歷”、“從事非白領服務業”、“單筆借款成本支出低于100元”的客戶占比均超70%。”
與前海微眾銀行的客戶類似,互聯網銀行通過大數據風控的篩選,讓涉及普惠根本的普羅大眾得到了想要的金融服務,它們“優雅”的站在門口,為每一位客戶提供精準服務。
修葺“門檻”的工具——金融科技
“精準”保證互聯網銀行的“優雅”,而保證“精準”則需要修葺好“門檻”。
對于互聯網銀行而言,授信與放款都在線上,沒有與客戶面對面的場景,客戶的“三查”均要從線上進行。為保證“精準而優雅”,互聯網銀行持續發力金融科技來實現風險防控,金融科技就是互聯網銀行修葺“門檻”的工具。
年報中,各家銀行也對風控措施作出了詳細解讀。
圖3:前海微眾銀行風控解讀,截自該行2019年報
圖4:浙江網商銀行信用風險狀況,截自該行2019年報
圖5:江蘇蘇寧銀行風控解讀,截自該行2019年報
圖6:四川新網銀行信用風險狀況,截自該行2019年報
圖7:武漢眾邦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截自該行2019年報
江蘇蘇寧銀行董事長黃金老在年報致辭中指出,“沒有金融科技,難成普惠金融。”通過各類金融科技的應用,互聯網銀行將金融服務的準入門檻修葺到能夠讓更多的人進入,相較于傳統銀行,互聯網銀行提供給普羅大眾更多的選擇。
如今,互聯網銀行正在通過更多的方式,落實著普惠金融。“銀銀合作”的模式正在加速推進,隨著監管與政策的鼓動,互聯網銀行正在與大行謀求深度合作。近日工商銀行與新網銀行合作上線聯合貸,互聯網銀行正在利用自身在大數據風控的優勢,讓普羅大眾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互聯網銀行的“精準而優雅”能夠更加深入尋常百姓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