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核實"作為銀行業風險防控的常用措施之一,既可以加強對企業經營情況的了解,也為后續精準對接企業需求提供依據。依托金融科技先發優勢,江蘇銀行近日對核保及貸后檢查的"上門核實"進行"智慧化"升級,上線了自主研發的"千里眼"智能遠程審查平臺,通過手機端與遠程坐席視頻實時互聯,實現了智能核驗資料、風控專職崗遠程指導操控、實時大數據分析預警等功能,進一步加強風險防控、提升服務效能。
據了解,根據風險防控及內外部監管要求,各銀行通常需要客戶經理和另一陪同人員(一般為協辦客戶經理)雙人到企業現場開展核保面簽和貸后檢查工作。核實過程中,智能化、標準化的資料審核流程和專職風控人員的指導意見對提高風險管控質效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此背景下,江蘇銀行以科技助風控,打造的"千里眼"智能遠程審查平臺通過最新人工智能技術,專為客戶經理的現場核保、貸后檢查提供智能化標準審核流程和專業化風控專家指導意見。該平臺由江蘇銀行自主研發的四大版塊組成,包括移動工作平臺版塊、智能視頻客服平臺版塊、智能風控平臺版塊、影像平臺版塊,全方位為上門核實和風險管控"保駕護航"。
據介紹,"千里眼"智能遠程審查平臺上線后,客戶經理到達現場并發起核保、貸后檢查流程,移動工作平臺自動通過GPS定位等技術,確認客戶經理所在客戶地址的真實有效。進行審查時,"千里眼"的核心支撐平臺--智能視頻客服平臺應用各類先進人工智能視頻通訊技術支持客戶經理和風控人員完成核驗。通過搭載了AR增強現實的協同智能設備,客戶經理可以實時與后臺坐席審核人員的視頻、語音、拍照等互動溝通,審核人員也可以對現場情況進行遠程指導判斷。與原陪同審查人員相比,后臺審核經理的角色更具專業性,更易發現現場的可疑點和風險點。
智能視頻客服平臺還通過人臉識別身份審查、完整性檢測、語音識別等技術,為客戶經理提供了智能核驗資料和信息留存功能,提高工作和服務效率。借助5G網絡傳輸技術,各個平臺間進行高清、并發視頻通訊,保證了資料的高速傳輸和存儲、調閱頁面等操作的高效執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