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南粵銀行加速推動經營管理的全方位數字化轉型,不斷創新商業模式,謀求與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6月3日,該行召開專題研討會,主動研判“后疫情”時代銀行業面臨的變革和挑戰,分析疫情對銀行數字化轉型和金融科技變革產生的加速效應,調研疫情過后客戶群體、客戶行為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堅持客戶至上、主動求變,探索業務數字化轉型的著力點,提升服務范圍、方式和效率,全力加速數字化轉型步伐。
近年來,南粵銀行通過金融科技引領業務轉型,推動科技與金融、生態與場景的深度融合,加快線上布局,全面推進手機銀行等線上渠道建設,加快網點智能化升級,使金融科技創新能力成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以來,該行加速構建“金融+生活+產業”的金融生態圈,逐步形成金融科技賦能業務轉型發展的“一體兩翼”。通過全力推進“移動優先”的戰略,建立了“批量化獲客、精準化畫像、自動化審批、智能化風控、特色化服務”為特點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基于手機銀行5.0等場景應用,推動全渠道服務和客戶體驗一致化。打造移動社區,將金融服務融入本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塑造普惠金融生態圈,提高客戶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此外,該行還著力以金融科技手段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覆蓋面,助力打好脫貧攻堅戰。2019年至今,設置了多個農村金融服務站、智能網點和助農取款服務點,構建起“現場+遠程+自助”的三位一體模式,方便農戶及時獲得貸款資金支持、享受安全便捷的理財和支付金融服務。基于湛江地區水產農業等地域特點,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結合”的科技扶貧模式,建立以綠色農業為特色的商城服務,幫助本地農戶打開產品銷路。
該行積極參與智慧城市領域建設,圍繞醫療、教育、旅游、出行、社區、政務等的普惠金融需求,在智慧出行、生活繳費、智慧醫療和社保卡領域推出了多項產品和服務,提升了民生領域的服務能力。
研討會上,南粵銀行董事長蔣丹指出,數字化轉型既是對科技能力的重塑,也是對組織架構、管理模式、業務流程和員工能力的重新定義,本質上還是通過科技手段革新金融服務的形態和模式,通過構建數字化能力,提升業務效率、提高業務效益。
蔣丹透露,該行計劃利用三年時間,深化金融科技體轉型,完成移動化場景金融、大數據服務能力和IT架構轉型的工作目標。組織上,建設敏捷組織,培養數字化意識、人才和文化;業務上,創新產品研發,打造多元化渠道與風控體系;技術上,完善配套機制,促進技術應用與架構轉型;數據上,加強數據治理,改善數據運營,確保數據安全;合作上,踐行“開放銀行”理念,深化跨界合作,融入多種場景。并加強科技應用,依托5G、生物識別、大數據、人工智能、遠程集中作業、物聯網等技術,全面提升線上營銷、獲客、業務處理和風控的能力,積極探索數字化突圍之路,實現金融科技對業務轉型發展的深度賦能。
(專題)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