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由金融城和新金融聯盟主辦的第五屆金融科技創新案例評選啟動儀式通過線上方式舉行,新金融聯盟理事長,原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在啟動儀式上發表主題演講。
進入2020年,金融機構在科技方面的創新有了新的動力、新的方向和新的機會。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金融機構帶來了新的挑戰。“這次疫情,促進或者說倒逼了金融機構創新,例如金融線上服務效率的提升,金融零接觸式服務保障方式優化等!睏顒P生表示,這一次在戰疫過程中推出的一系列做法今后可能要常態化、機制化。
4月份,國家有關部門正式明確了新基建的有關概念,可以看出,外部環境給金融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楊凱生指出,特別是下一步新基建力度的加大,既是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也是為金融科技創新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期待。
6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北京營業管理部將第二批11項金融科技創新項目納入監管試點并進行了公示。這意味著我國監管沙盒的監管范圍正在逐步拓寬。
楊凱生表示,監管沙盒試點,就是要運用信息公開、產品公示、共同監督的管理方式,引導持牌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前提下,推動金融科技守正創新,推動金融科技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推動金融創新活動進一步營造安全、普惠、開放的發展環境。
不過,金融科技創新過程中仍有需要注意的問題。日前,央行發布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對個人信息保存、傳輸、刪除乃至銷毀等信息全生命周期安全保護都提出了明確規定。4月,央行下發《關于開展金融科技應用風險專項摸排工作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應用進行了一次專項風險摸排。文件中,央行提出了一百多個摸排重點,這是在金融科技創新中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我們的創新活動,要有利于風險點的查漏補缺。金融科技創新必須遵循金融規律,注意風險防控!睏顒P生如是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