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2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3則通告,宣布取締3批共28家機構P2P網絡借貸業務。
根據通告,按照國家關于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和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有關要求,為進一步推進寧夏回族自治區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化解存量風險,維護社會穩定,自治區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領導小組研究決定,將區內28家機構P2P網絡借貸業務(共3批)予以通告取締。
寧夏回族自治區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領導小組辦公室強調,自通告發布之日起,以下機構不得再從事P2P網絡借貸業務,并主動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注銷公司或變更公司名稱和經營范圍,同時向通信管理部門申請關閉平臺網站,下架APP。
通告指出,公司名稱和經營范圍變更后不得使用“交易所、交易中心、交所、金融、資產管理、理財、基金、基金管理、投資、投資管理(咨詢)、財富管理、股權投資基金、網貸、網絡借貸、P2P、股權投資、股權眾籌、互聯網保險、支付”等字樣。
寧夏回族自治區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領導小組辦公室表示,P2P網貸業務的終止,不影響已經簽訂借貸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利和義務。出借人和借款人在網絡借貸平臺上形成的合法債權債務關系受法律保護,借款人應依法依約履行還款義務。出借人與P2P網貸機構之間、出借人與借款人之間、借款人與P2P網貸機構之間的糾紛,可通過自行和解、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等合法途徑解決。出借人、借款人、P2P網貸機構如發現涉嫌犯罪行為,應依法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同時,寧夏回族自治區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領導小組辦公室鄭重提醒廣大社會公眾,樹立正確投資理財觀,切實增強識別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動能力。凡發現有違法違規從事P2P網絡借貸業務的機構,及時向各級公安機關和金融監管部門舉報。
具體名單公布如下: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