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銀行負債端資金解放之后,發展可謂一日千里。
民營銀行中,互聯網銀行絕對是最受矚目的存在。作為各家互聯網公司生態布局的一枚重要“棋子”,互聯網銀行自成立以來就顯得與眾不同。
沒有線下網點的堆疊,僅靠線上獲取客戶的能力,讓互聯網銀行的業務突破了地域束縛,獲得了極大自由,但也讓銀行與存款客戶之間少了一份信任感,負債端業務在前期推進時尤為困難。
不過,這種情況已經成為過去。
凈利潤占民營銀行整體近8成 資產規模爆發增長
5年時間,互聯網銀行逐漸走入大眾世界,自2014年深圳前海微眾銀行獲批成立到現在,浙江網商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先后開業。近兩年,5家銀行突飛猛進,開始成為民營銀行頭部機構。
銀保監會統計數據顯示,民營銀行2018年凈利潤45億元,2019年凈利潤82億元,其中互聯網銀行貢獻近8成。通過梳理4家互聯網銀行年報(武漢眾邦銀行未披露2019年年報)發現,2018年4家銀行凈利潤35.04億元,占整體民營銀行凈利潤77.87%;2019年4家銀行凈利潤64.15億元,占比78.23%。
2019年末,前海微眾銀行資產規模已經接近3000億元,網商銀行也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至于距正式開業還不到三個財年的江蘇蘇寧銀行和四川新網銀行,資產規模較上一年度也有了大幅提升。其中江蘇蘇寧銀行資產規模達到639.0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7.14%,四川新網銀行資產規模達到441.5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11%。
吸儲能力突飛猛進 負債端資金得到解放
資產規模快速提升得益于負債端的解放。
互聯網銀行定位于服務小微企業與個人。這類客戶帶有普惠性質,且在傳統銀行難以取得授信,資金需求旺盛。但是,吸儲困難一直制約著互聯網銀行發展。
前海微眾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連續四年的負債情況顯示,2018年作為一個分水嶺,互聯網銀行境遇大不相同。
2018年以前,互聯網銀行負債端資金中,吸收存款占比較少,資金主要來源于同業機構。前海微眾銀行連續兩年存款占負債比在7%左右,浙江網商銀行存款占比雖然較高,2017年也下降了6.3個百分點。
2018年后,這種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一方面,民營銀行存款利率更高,接近部分理財產品,最高50萬元的存款保險制度也在心理上增添了一層安全墊;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發展深入人心,人們開始習慣通過終端和App購買金融產品和享受金融服務。互聯網銀行負債端發展迎來解放。
從總量來看,2018年開始,前海微眾銀行資產負債總額成倍提高,吸收存款達到1544.78億元,較2017年末增加27倍,2019年進一步增長,突破2000億元。網商銀行存款總額則呈現穩步快速提升的態勢。
從結構來看,2018年末,前海微眾銀行存款占比陡然提升至74.23%,2019年更是達到了85.89%。浙江網商銀行存款占比則是連續三年穩步提升,截至2019年末達到61.11%。
江蘇蘇寧銀行和四川新網銀行已經經歷了兩個完整的財年,兩家銀行在大環境向好的條件下,負債端資金在開始時就以存款為主。江蘇蘇寧銀行2018年存款占比69.01%,2019年提高4.11個百分點至73.12%;四川新網銀行2018年存款占比41,34%,2019年提高25.72個百分點至67.06%。
存款業務是銀行資產規模擴張的基礎,資產規模又是銀行經營的基礎。由此來看,互聯網銀行負債端的解放,極大的促進了機構的經營發展。
資本補充問題亟待解決 網商銀行試水永續債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銀行在解決負債端資金問題,規模得以解放之后,將面臨著資金本快速消耗的問題。
統計近三年數據發現,2018年末,除了江蘇蘇寧銀行,其余銀行資本充足率都在12%~13%之間。進入2019年,江蘇蘇寧銀行規模擴張,資本金也進入快速消耗階段,至年末資本充足率降至12.39%。前海微眾銀行保持平穩,網商銀行和新網銀行資本充足率均有所上升。
在互聯網銀行中,浙江網商銀行總是積極探索資本擴充路徑。2019年12月,網商銀行進行了一次增資擴股,增加資本金25億元,資本充足率提高了4.3個百分點。就在近日,浙江銀保監會批復了浙江網商銀行發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的請示,同意網商銀行發行不超過50億元的永續債,這也是民營銀行首次發行永續債券。
目前,4家互聯網銀行資本充足率都已經到了銀行機構的正常水平,不到20%的資本充足程度已經無法支撐其快速擴張。互聯網銀行目前將面臨一個問題,要通過哪些渠道,補充自身的“新鮮血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