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近三年來,政府和監管機構一直堅持對房地產調控政策不動搖,表現在銀行資產業務上就是控制房地產貸款的過快增長。今年兩會,再次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去年房地產貸款2.7萬億元
但房地產貸款作為低風險高收益資產,一直備受銀行青睞。
以12家全國股份制銀行為例,2019年房地產貸款金額共27321.66萬元,較2018年增加近4100億元,其中民生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5家銀行的房地產業貸款在對公貸款行業中占據首位。
2家銀行壓降房地產貸款余額
在12家股份行房地產貸款整體繼續上升情況下,2019年度,依然有2家銀行壓降貸款絕對值,中信銀行(601998,股吧)、恒豐銀行去年房地產貸款金額同比降低。
監管環境來看,商業銀行在廣義信貸拓展、全面風險管理、房地產金融等領域面臨更加審慎的監管要求。2019年7月,央行曾對外表示,各類銀行要轉變傳統信貸路徑依賴,合理控制房地產貸款投放,加強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支持。
廣發銀行房地產貸款投放提速
事實上,2019年,大部分銀行已主動壓降房地產貸款增速。
從對公占比增速看,有10家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增長不到1個百分點,其中恒豐銀行、中信銀行和光大銀行(601818,股吧)貸款占比主動降低。而增速最快的廣發銀行,2019年房地產貸款金額1391.46億元,同比增加598.53億元,在全部對公貸款比例達21.84%、上升6.95個百分點。
光大銀行在年報中表示,本行堅持“房住不炒”的總體原則,貫徹國家政策,秉持“總量管理、謹慎開展、差別授信、嚴控風險”的業務策略,確保房地產信貸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房地產行業授信總量實行指令性限額管理,嚴控行業集中度風險。
中信銀行在年報中表示,2019年堅持有進有退、有扶有控的分層策略。適度控制房地產行業授信總量,降低房地產行業大客戶授信總量。
部分銀行不良率低至0.07%
數據顯示,2019年,12家股份行房地產貸款金額共27321.66萬元,較2018年增加近4093.68億元,同比增加17.62%。對銀行來說,青睞房地產貸款背后,除了創造可觀資產收益,還因房地產不良率較低。
已公布數據的9家銀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房地產業不良率最高,達到2.63%,而浦發在2018年不良率僅為0.36%;其余8家銀行房地產不良率處在0.07%-1.19%之間,遠低于對公貸款不良水平,且低于全行不良貸款率。
不得不說,房地產貸款依然是銀行最優質的信貸資產。
2020年,宏觀經濟仍然面臨下行壓力。針對2020年的房地產貸款投放計劃,招商銀行(600036,股吧)于年報中指出,將合理制定個人住房貸款與對公房地產貸款增長計劃,有效管控房地產行業貸款集中度;鼓勵對非房地產行業的投放,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信貸投入力度。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也表示,在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同時,大力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等行業發展,繼續密切跟蹤房地產行業形勢變化,制定契合自身業務策略,有效管控業務風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