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綜合研判形勢,我們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提出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
實際上,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業大量貸款以政府信用支持和房地產為抵押品,銀行貸款結構以抵押擔保貸款為主,信用貸款占比處于較低水平。且推行信用貸款客觀上存在信用貸款的風險相對于抵押、擔保貸款更大,“信息孤島”尚未打破,缺乏完善的考核和盡職免責評價體系,風險控制和緩釋機制缺乏。那么,在此情況下,如何推動銀行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黨委書記、行長王玉玲在今年兩會上提出關于推動商業銀行發放信用貸款、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建議。
建議提出,要盡快建立健全各層級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查詢機制,為銀行打開信用信息共享大門,督促銀行改善風險控制模型,提升風險管理水平,鼓勵各地建立信用貸款擔保基金,撬動更多信用貸款發放。與此同時,在監管考核評估方面考慮增設信用貸款有關指標,推動商業銀行積極發放信用貸款,進一步發揮銀行體系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功能作用。
具體來看,一是強化金融科技手段應用,改進風控模式,督促商業銀行及時開發、引進適用于信用貸款發放管理的風控模型,從前端有效控制貸款風險,提高甄別效率。嚴格落實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合理劃分金融資產風險,將債務人履約能力評估、償付記錄和財務狀況考察作為重點,弱化對抵押擔保的依賴,提高中長期信用貸款占比。創新信用貸款產品,推動新增信用貸款更多支持首次貸款的小微企業。
二是健全信用信息歸集查詢機制,盡快整合分散在稅務、市場監管、海關、司法以及水、電、氣費,社保、住房公積金繳納等領域的信用信息,從頂層設計上著手打破信息孤島,為地方建設信用信息平臺提供示范指導。推動各地積極探索建立信用信息平臺或夯實金融服務平臺功能,除為銀行開放平臺入口、撮合融資之外,還應對接市場監管、稅務、司法等主管部門,確保入駐銀行能夠通過平臺獲取企業關鍵經營信息,幫助銀行多維度識別問題和判斷風險。
三是完善評估考核辦法,創設政策工具支持銀行更多發放信用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合理配置金融資產,推動改善銀行貸款結構。調整監管考核辦法,考慮在考核評價體系中增設信用貸款指標,引導商業銀行加大信用貸款發放力度,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貸款門檻,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四是加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對信用貸款業務的支持力度,緩釋銀行相關業務風險。同時,鼓勵各地建立信用貸款擔保基金,建立持續的資本金補充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壯大擔保實力,為銀行開展信用貸款業務分擔風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