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標投資增長實際是與特定環境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相關的。長期來看,會逐漸恢復常態,帶來非標融資需求下降。
對話資管30人
盡管受到疫情影響,理財子公司的籌備和建設仍是銀行資管的頭等大事。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上海銀行資管部總經理武俊。他透露,上海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前期推進工作如期進行。
上海銀行2019年初公告設立理財子公司。截至2019年底,理財規模達3048億元,同比增長21%。作為頭部城商行之一,上海銀行對理財子公司的規劃、設想對于全國大量中小銀行而言或許更具借鑒意義。
據武俊透露,產品創設方面,上海銀行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涵蓋四個序列的“金字塔型”產品體系,產品凈值化轉型也在穩步推進。目前,該行凈值型產品占比約三分之二。
武俊。資料圖
理財子公司產品有別于基金
《21世紀》:上海銀行對理財子公司是如何定位的?未來重點打造哪些特色產品或業務?
武俊:我行對于未來理財子公司的定位是,結合母行資源稟賦,對標先進資管機構,完善產品服務模式,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成為一家服務專業化、產品多元化、能力智慧化的市場化資管機構。面向母行,發揮子公司功能,服務好母行財富管理戰略,拓展母行投融資功能和金融服務能級;面向市場,依托豐富的產品策略和產品線,建立核心競爭優勢。
未來理財子公司將圍繞成為母行理財產品的主要供給者來打造特色產品,在整個集團財富管理布局下,基于對零售客戶的全景視圖,深挖客戶需求,以提升客戶服務能力為目標打造產品體系,形成特色產品。
圍繞成為母行綜合金融服務的重要參與者來構建業務特色,聚焦科創金融、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等銀行特色領域,及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等銀行重點區域核心客戶的債權類、權益類融資,滿足客戶在傳統信貸之外的多元化投融資需求,同時有效支撐產品布局。
《21世紀》:上海銀行未來理財子公司的產品體系是怎樣的?
武。簭耐瑯I來看,新成立的理財子公司均在原有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產品類型,形成以固收類為主,權益類、混合類策略為輔的產品體系。
圍繞客戶需求,我行初步構建了涵蓋“穩健、平衡、成長、進取”四個序列的“金字塔型”產品體系,四個序列所對應的風險層級由低到高。低風險層級產品以配置純固收類資產為主,投資風格穩健、安全性高。隨著風險層級的上升,根據投資者差異化偏好,逐漸提高權益、量化、衍生品、跨境等不同策略的比重。“金字塔”上部則屬于風險分層最高的產品,預期收益彈性更大。
《21世紀》:子公司產品形態相比傳統銀行理財和基金公司產品有何特點?
武。鹤庸井a品在估值方式、運作模式、信息披露上均與傳統理財不同。與基金公司產品相比,短期來看,銀行系理財子公司將延續穩健的運作習慣,投資風格偏固收和固收+。但從長遠來看,為了更好地服務投資者,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也將日益多元和豐富。
現金管理產品整改有四大影響
《21世紀》:規范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出臺,整改壓力和影響怎樣?
武俊:2018年資管新規發布后,理財投資已經呈標準化趨勢。該征求意見稿若正式實施,銀行理財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現金管理類產品所投資產的資質、期限等方面加強管理。目前,包括我行在內的不少同業機構,制定了分步調整計劃,成熟一批調整一批。總體來看,現金管理類產品轉型并不會給銀行理財帶來十分巨大的壓力。
現金管理類產品監管政策的出臺是一個大變化。主要帶來四個方面的影響:一是關于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由于運作條件受限,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將下降,部分投資者會流失,產品規模會受到一定影響。但也要看到,由于現金管理類產品持有期限靈活,對流動性要求高的客戶不一定會因為收益而改變原來的配置習慣。
二是關于銀行理財總體結構。目前認購銀行理財的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的認同度較高,加之客戶的主賬戶在銀行,銀行天然有結算便利的優勢,即便由于收益原因降低現金管理類產品配置比例,多數也會轉向銀行其他理財產品。
三是關于同業間同類產品的關系。監管標準一致勢必帶來現金管理類產品收益率向貨幣市場基金趨近,面對監管標準、收益水平趨近的貨基競爭,銀行理財會通過提升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功能、服務與品牌,來凸顯差異化優勢,對整個行業是好事。
四是關于轉型期間的市場影響,F金管理類產品轉型的方向是在資產配置類型、比例、期限以及杠桿等方面與貨基整體上達到一致,這中間是一個資產轉換過程。如果整個行業節奏有序,并且在流動性寬松的市場環境下進行,對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相關市場形成的系統性擾動就相對可控。
《21世紀》:銀行理財的整改節奏如何?
武俊:在產品端,針對不同類型老產品,分別通過自然到期、縮量續接、發行新產品承接等方式有序壓降。目前總體符合計劃進度,保本產品在過渡期結束時基本能夠“清零”。
在資產端,對于2020年底之前不能自然到期的少量長期限非標債權和未上市股權類資產,綜合采取市場轉讓、協商退出、通過符合新規要求的產品對接等方式妥善解決。
委外管理人遴選看重三方面因素
《21世紀》:未來子公司自己投資運作和委外怎么配合?將來與非銀合作怎樣展開,遴選管理人有哪些標準?
武。夯诳蛻舴謱臃诸,我行已經建立了綜合考慮流動性偏好、風險承受度、收益要求等幾大維度的產品創設流程,并結合“固收+”策略搭建了組合管理框架。目前的思路是,依托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的投研支撐,豐富投資策略、創新產品服務。比如權益投資,起步階段會與優秀的非銀機構合作。
就與基金公司合作而言,會遴選優秀的公募進行合作,內部已經建立了規范的流程、方法和體系,并采取名單制管理、動態調整。
在對外部機構資質條件進行盡調和考察中,結合定量與定性的標準,重點關注三個方面:
首先看管理人資質、管理團隊和投資風格。管理人資質涉及管理人公司治理結構、管理人持續的綜合排名以及管理人持續的創新能力。在管理人選擇的基礎上,具體考慮團隊的穩定性、投資策略的穩定性以及投資理念與理財的吻合度。
其次,評判兩大核心能力,即投研能力和風控能力。具體包括投研體系、對大類資產配置的支撐、投研細分的專業度,內控體系、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工具的應用程度。
再者,考察過往的業績和合作的歷史。理財投資合作并非一定要選擇當期收益最高的機構,而是要考慮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結合投資目標選擇最合適的管理人。
《21世紀》:未來子公司非標怎么投?長期來看,理財子公司怎么解決長期資金來源問題?
武。赫麄資管大趨勢是往標準化方向發展。
首先,非標投資增長實際是與特定環境下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相關的。房地產、地方城投存在這樣的需求,但現在都在往標準化方向轉變。長期來看,會逐漸恢復常態,帶來非標融資需求下降。
其次,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目前確實有難處。因為要同時推進凈值化和長期化,現有產品期限較短,產品體系中長期產品占比偏低,導致非標期限錯配受限制之后,供給和需求匹配不上,不能適應客戶長期限融資需求。但是這個矛盾不會長期存在,隨著直接融資市場擴容、客戶對長期限產品認同度提高,與長期融資需求對接的期限和風險匹配的產品規模會逐步上升。
《21世紀》:疫情沖擊市場和經濟,利率持續下滑,如何判斷未來市場走勢和大類資產配置?
武俊:債券市場方面,在銀行間市場資金合理充裕的條件下,短端利率有望繼續保持較低水平,而在財政政策發力、債券供給增加、經濟基本面逐步企穩的預期下,長端利率或將出現震蕩。理財資金進行債券配置時,需控制好久期,保持合理的杠桿率。
從權益市場來看,經過疫情這波壓力測試,整體下行空間已經不大。無論縱向與歷史水平比較,還是橫向與外部市場比較,A股市場都有較好的戰略配置價值。去年以來,大家都在談結構性機會,在新基建、生物醫藥、信息技術、大消費等孕育新增長動力的領域,一些行業龍頭價值會越來越凸顯。
(作者:方海平 編輯:馬春園)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