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下稱《條例》)正式施行,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條例》特別指出,要發揮金融對科技創新的促進作用,鼓勵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方式支持科創企業。這為商業銀行在服務上海重大任務中實現自身成長提供了發展機遇。
正如浦發銀行(600000,股吧)董事長鄭楊所說,作為總部設在上海的銀行,上海的機遇就是浦發銀行面臨的重大機遇。浦發銀行將充分發揮'主場'優勢和集團化經營的整體優勢,以"融資+融智+融技+投資"的綜合服務,贏得科創企業發展和科創板建設領域的業務機遇,深入打造'全方位、專業化、綜合化'的科技金融生態圈,進一步助力全球科創中心建設。
截至2020年4月末,浦發銀行服務的科技型企業超過3.8萬戶,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貸款支持超過2200億元。
深度參與科創板建設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正式開板,中國資本市場邁入新時代。在我國經濟動能切換和金融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創板對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意義。
針對科創板企業,浦發銀行先后推出《科創企業資本市場服務方案》、《科技金融服務方案2.0》以及《企業科創板上市投行服務方案》,為擁有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突出的優質科創企業提供一攬子上市金融服務;通過"貸、債、股、資"四位一體的科技金融服務,為科創企業的初創、上市、產業發展、并購成長等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截至4月末,在科創板已上市的100家企業中,浦發銀行服務客戶占69家。
例如,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世界領先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瀾起科技(688008,股吧),是浦發銀行通過并購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實現科創板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瀾起科技曾于2013年在納斯達克上市,2014年被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子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聯合收購,完成私有化。浦發銀行向其發放4億美元純信用過橋并購貸款,以專業的并購金融服務幫助瀾起科技順利完成內部股權重組,為其境內科創板上市鋪平了道路。
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
浦發銀行致力于通過"批量獲客、投貸聯動、以大帶小"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模式,以不斷豐富的科技金融生態和產品體系,多方協同,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服務能力。
通過深度參與上海市科委"3+X"科技金融體系建設,浦發銀行與市科委聯合首創了小巨人信用貸、履約貸、創客貸等產品。2019年,浦發銀行在上海地區首家推出"無還本續貸"服務,解決小微企業特別是科創型企業的資金周轉難題。在助力抗擊疫情期間,浦發銀行與市科委、擔保公司等多方合作,為某交通旅游行業軟件開發企業落地了上海首單"科技履約貸"項下的無還本續貸業務。
在優化迭代線上服務能力方面,浦發銀行在線預約開戶、在線融資、在線無還本續貸申請等服務不斷優化;業務申請、審批、放款、還款等均實現線上化,并通過API對接,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各類科技型企業服務場景;在線為科技型企業與投資人開展項目對接、評薦,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
滿足科技企業跨境金融需求
依托"離岸、自貿、境外分行、境外投行"四位一體的國際化服務平臺,實現科技金融與跨境金融服務聯動,是浦發銀行為科創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又一大特色。
2019年10月,浦發銀行創新推出《新經濟企業綜合跨境服務方案》,為處于紅籌架構搭建、境外獲資、跨境資本運作、境內外IPO上市等不同需求的企業,提供開戶結算、資金管理、跨境投融資、市場避險、跨境政策咨詢等一攬子綜合跨境金融服務。目前,已為騰訊、京東、拼多多、字節跳動、滴滴、科大訊飛(002230,股吧)等200余家新經濟企業提供跨境業務支持,其中上市科技企業逾40家、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近20家。
同時,浦發銀行發揮主場優勢,為科創企業提供"通、融、兌"一體化自貿金融服務。至2020年一季度末,浦發銀行為韋爾半導體、藥明康德(603259,股吧)、上藥信誼、聚力傳媒等逾600家科技企業提供了自貿FT賬戶服務,累計向近40家科技企業提供FT賬戶融資,累計發放貸款約170億元;為近120家科技型跨國集團提供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服務,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為知名投資機構產業鏈整合提供并購融資,為科技型企業"走出去"提供海外融資。
例如,位于張江科技園區的浦發銀行張江科技支行,充分利用自貿創新政策服務區內科創企業,并不斷通過政策疊加帶來創新。2017年通過FTE賬戶(境內機構自由貿易賬戶)設計了跨境可轉債業務模式,引入境外資金對接區內科創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上海市相關主管部門的高度認可。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