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青島農商銀行與青島海關聯合舉辦關銀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正式推出基于關稅大數據的線上融資產品--"關稅e貸"。銀關雙方通過創新合作,在全國首次將外貿企業在海關的納稅評估信息轉化為銀行信用,助力企業增信融資,將為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拓展市場提供支持。
"關稅e貸"業務充分發揮了海關稅收優惠政策和銀行金融服務的疊加效應,企業通過APP授權銀行查詢其海關納稅數據后,可以向銀行申請信用貸款。與此前銀行申請抵押貸款不同的是,基于海關納稅數據,銀行可以向企業提供無抵押、免擔保的互聯網信用貸款,且貸款利率較市場利率更低,這將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進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位于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的青島某再生塑料顆粒進口貿易企業和位于上合示范區的青島某原木進口貿易企業,是此次新業務的首批受益者,分別通過"關稅e貸"獲得了100萬元和28萬元授信。由于長期從事進出口業務,上述企業在海關積累了良好的納稅評估記錄。"以前這部分數據沒法有效使用,貸款還得辦理抵押、擔保等手續。"再生塑料顆粒進口貿易企業法人楊坤表示,通過這次推出的"關稅e貸",海關納稅評估信息直接轉化為銀行信用,企業申請的100萬信貸很快就可以到賬。
近年來,青島農商銀行線上信貸業務及國際業務取得長足進步,業務發展速度、規模均居青島市金融機構前列,為進出口企業提供了優質的金融服務,為海關稅收征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董事長劉仲生表示:"我行積極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特別是疫情發生后,發揮互聯網金融零接觸優勢,讓數據多跑路,讓客戶少跑腿,向外貿企業開放綠色通道,提升了金融服務便捷性。"
青島海關副關長柳偉在簽約儀式上表示,青島海關持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尤其在深化海關稅收征管改革方面,與金融機構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合作,通過關銀雙方優勢互補、協同并進,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穩定外貿基本盤。此次新業務的推出,是海關開展關稅業務改革的有益嘗試,將樹立起海關與金融系統合作典范,有助于下一步與其他金融機構開展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合作。
"'關稅e貸'是海關落實穩外貿穩外資,降低企業成本,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青島海關關稅處處長畢海軍說,為助力擴大開放,海關與銀行等多部門搭建各種平臺,目的就是鼓勵外貿企業借助這些平臺,開展技術創新、開拓海外市場,力爭把疫情對外貿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據悉,根據備忘錄,下一步青島農商銀行和青島海關還將在稅款擔保服務、屬地納稅企業管理、稅收風險防控、智慧征管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