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廈門銀行披露2019年年報,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增長。2019年,廈門銀行營業收入45.09億元,同比增長7.73%,實現凈利潤17.36億元,同比增長22.69%;擬按照每10股1元(稅前)進行現金股利分紅,共計分行2.38億元,占當期凈利潤13.68%。
報告期內,面對外部環境收緊和內部經濟調整的雙重壓力,廈門銀行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經營目標。
董事長吳世群表示,2019年,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廈門銀行迎難而上,直面風險與挑戰,保持戰略定力,穩扎穩打,確保了公司的穩健運行和高質量發展。同時,公司A股IPO進程有序推進,公司治理機制持續完善,公司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2019年,廈門銀行經營穩中有進、進中向好。一是資產規模持續增長,年末資產總額2468.68億元,比上年末增長6.22%。二是盈利能力穩步提升,實現凈利潤17.36億元,同比增長22.69%。三是資產質量穩中向好,年末不良率1.18%,較上年降低0.1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74.58%,較上年末提升61.75個百分點,風險抵御能力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9年末,廈門銀行在崗員工總數2583人,按經營情況測算,約人均貢獻營業收入達174.56萬元,人均創造利潤67.13萬元。
兩岸金融金融平臺作為廈門銀行特色業務,依托臺資股東背景及區位優勢,廈門銀行致力于打造成為“兩岸金融合作樣板銀行”。截至2019年年,廈門銀行直接服務臺籍企業718戶,存款余額42.36億元,貸款余額17.62億元。擁有臺籍零售客戶約4.8萬戶,管理的臺籍客戶金融資產約35億元人民幣,兩岸金融服務已然成為廈門銀行的經營特色和亮點之一。
在兩岸清算、結算及新臺幣現鈔兌換方面,作為福建省內首家同時具備三種兩岸人民幣清算模式的銀行,截至2019年末,廈門銀行累計實現跨境人民幣代理清算額827億元,保持廈門市領先地位;同時在轄區內網點提供新臺幣現鈔兌換業務,為兩岸往來商旅人士出行提供直接便利。
作為一家區域性法人銀行,廈門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為中小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困局,廈門銀行對傳統運作模式進行流程優化和完善,推出“信貸工廠”實現業務拓展的流水化作業和信評審批的集中化處理,大大提升了貸款審批效率,提高企業獲貸速度。截至2019年末,小微貸款余額552.06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53.68%,實現“兩增兩控”;民營企業貸款余額387.94億元,占企業貸款余額的62.71%。2019年度,廈門銀行合計發行60億元小微金融債,專項用于小微企業貸款,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