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獲跨境融資新路徑。
4月23日,記者獲悉,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國家外匯管理局深圳市分局積極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爭取,并于近日獲批開展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和工藝先進、市場前景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不囿于凈資產規模,在一定金額范圍內借入外債。
該試點有利于該類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便捷的與境外低成本資金牽手,滿足自身發展需要。
目前,深圳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或深圳市高新企業技術證書的企業近2萬家。部分高科技企業處于初創期和快速成長期,具有較強烈的資金需求,但這類企業普遍具有“凈資產小、高負債、高成長”的特征。雖然今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已將企業外債上限調高到2.5倍凈資產,仍難以滿足該類特殊群體的跨境融資需求。
4月24日,深圳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辦理轄內首筆外債便利化額度試點業務,金額500萬美元。該企業主營智能家居研發和制造,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證書。按照全國版現行外債管理規定,該企業不滿足借入外債的條件。此次企業及時享受試點政策紅利,可從境外融入低成本資金,支持企業發展和成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