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個人信用卡貸款恢復增長。
支持經濟抗疫,金融業全程發力。
4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通報2020一季度經濟金融數據。數據顯示,支持小微民企的貸款同比大幅增長,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的貸款也同比增長。
具體來看,在存款方面,截止3月末,廣東本外幣存款余額24.48萬億元,同比增長13.0%,增速比上年末、上年同期分別高1.3個和3.1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23萬億元,同比多增381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調查統計處副處長汪義榮解讀稱,從存款增長的結構來看,呈現出三大特點:
一是貨幣政策有效支持了金融機構增強存款派生能力,為企業復工復產儲備了更多資金,非金融企業存款比年初增加3859億元,同比多增1543億元;
二是,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財政存款向實體部門轉移較多,機關團體存款和財政性存款合計比年初減少30億元,同比少增758億元;
三是,住戶存款向資本市場和資管產品分流較明顯,住戶存款比年初增加3459億元,同比少增37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比年初增加3196億元,同比多增2894億元。
在貸款方面,3月末,廣東本外幣貸款余額17.85萬億元,同比增長16.4%,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1個百分點,比上年末高0.7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1.05萬億元,同比多增3260億元。
從投向結構看,住戶貸款比年初增加1979億元,同比少增321億元。
汪義榮解釋,主要是1-2月個人信用卡貸款受疫情影響較大,3月份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個人信用卡貸款恢復增長,住戶貸款當月增加1173億元,同比多增203億元。
另外,企事業單位貸款比年初增加8266億元,同比多增3354億元,占貸款增量比重78.8%,比上年同期提高10.9個百分點。
其中,單位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4567億元,同比多增1411億元,主要是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增加3138億元,同比多增1108億元;單位短期貸款比年初增加3133億元,同比多增2309億元,主要是銀行機構通過增加短期貸款發放和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合理的流動性支持。
從貸款行業看,制造業和基礎設施等行業貸款大幅增加。
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6%,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高達43.8%;基礎設施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4%,主要是穩投資力度加大,專項債資金投入增加,對信貸投放的帶動作用增強;建筑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9.2%,主要因為建筑業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度較高。
另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13.6%和9.6%,比上年同期分別高10.6個和6.5個百分點。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衛生和社會工作行業貸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余額增速分別為43.7%、42.6%和29.7%。
而房地產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2%,增速與上年末持平;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比年初增加1762億元,同比多增78億元,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從企業類型看,民營小微企業貸款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民營企業貸款余額4.94萬億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上年末高3.7個百分點,占企業貸款余額比重54.8%,比上年同期上升1.2個百分點;比年初增加3645億元,同比多增1577億元。
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64萬億元,同比增長34.3%;比年初增加1375億元,同比多增345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