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公布的《中資中小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截至3月末,中小銀行貸款余額為76.5萬億,相比2月末新增1.7萬億。而在2月中小銀行新增信貸僅2629億。這意味著三月中小銀行發力投放信貸,新增信貸規模環比大增5.3倍。
央行在附注解釋稱,中資大型銀行指本外幣資產總量大于等于2萬億元的銀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參考標準),包括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和郵政儲蓄銀行。
而中小銀行指本外幣資產總量小于2萬億元的銀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參考標準)。換言之,中小銀行主要包括口行、農發行、12家股份行以及諸多城商行、農商行。
此前的2月份,受疫情影響,包括12家股份行在內的中小銀行新增信貸只有2629億,顯得增量較少。
光大證券(601788,股吧)研究所首席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中小銀行受制于行業準入門檻、負債成本偏高以及疫情影響復工等因素影響,投放明顯不及大行。主要股份制銀行2月對公貸款增長尚可,但主要投向基建和抗疫相關領域,而受零售貸款大幅下挫影響,央行口徑信貸全月實現負增長,且部分銀行已出現縮表跡象,尤以零售業務為甚。
不過隨著央行啟動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央行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的投放、疫情受到控制,中小銀行信貸投放得以恢復。
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并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其中,對股份行額外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
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主要于2月底設立,重點用于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地方法人銀行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包含貼現)2768億元,支持的企業戶數(含農戶)35.14萬戶。其中,涉農貸款552億元,加權平均利率4.38%;普惠小微貸款1556億元,加權平均利率4.41%;辦理貼現661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08%。
隨著疫情受到控制,3月中小行零售貸款也有恢復。中信銀行(601998,股吧)行長方合英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疫情致2月零售貸款環比下降1600億,但是進入3月中旬以后,這個數據在迅速地恢復。
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國開行、交行和郵政儲蓄銀行仍是信貸投放的主力。《中資大型銀行人民幣信貸收支表》顯示,2月七大行新增信貸7947億,3月新增11640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