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就2020年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舉行發布會,并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人民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數據。
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7.1萬億元,同比多增1.29萬億元,其中3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16萬億元;2020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1.0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47萬億元。
發布會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央行:面對疫情沖擊,央行的否會對MPA考核進行微調?
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對此表示,目前沒有看到監管會放松“單家商業銀行同業融入資金余額不得超過該銀行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 ”要求的跡象。“同業負債過去有很大隱患,很多機構的同業負債占比很高,這些年降下來了,降低了系統性的風險。長遠來看,監管部際不會有取消關于同業負債監管比例的要求。”周學東說。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也表示,疫情以來,央行已經出臺了3.3萬億的措施,包括降準和再貸款、對政策性銀行的信貸安排等,并從量、價、結構三個方面,體現了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目前,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3月份貸款平均貸款比去年下降62個百分點,中小微融資量增面擴 。
在個人按揭貸款方面,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表示,此前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目標是抑制資金過度流向房地產行業。從效果來看,2019年房地產貸款的增速比2016年最高點下降10多個百分點。新增貸款的房地產的比例持續下降,2019年降到34% 。房地產資金流入的占比,對應的是小微現金制造業的比例是上升的。“我們注重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和一致性。房地產行業是資本密集型,周期很長,從排地到賣掉要5-6年,企業根據市場的變化,政策的變化,對未來的市場做出判斷。”鄒瀾表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