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銀行股進一步下行。在當前50多家A股和H股上市銀行中,已有40多家破凈,占比超過80%。其中,不少銀行市凈率(PB)長期在0.5倍以下,H股上市銀行PB無一在1倍以上。
“受新冠疫情影響,經濟數據、社融信貸等短期變弱,進而會引起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預期變差,股價也會有所回落。但長期來看,國內銀行的資產質量指標比較好,韌性較強。未來估值修復還需要實體經濟的回暖,進而支撐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多位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破凈銀行超過80%
作為高杠桿行業,銀行經營模式天然隱藏較大風險,尤其在經濟調整和疫情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預期較差,銀行股處在較低估值區間。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截至4月7日,在50多家國內上市銀行中,42家銀行市凈率在1倍以下。在港股市場,市凈率在0.5以下的有中信銀行(601998,股吧)(0.32)、華夏銀行(600015,股吧)(0.38)等10家,其中,最低的哈爾濱銀行僅為0.24、甘肅銀行也只有0.25。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整理
港股上市銀行市凈率低,與預期經營業績、凈利潤和不良狀況有關。2019年H股上市銀行業績較差,多家銀行利潤大幅下降,比如,甘肅銀行凈利潤下滑了85%,錦州銀行虧損11億元,哈爾濱銀行凈利潤下降了36%,江西銀行去年凈利潤下滑23.9%等。
另外,不良增速加快。例如,錦州銀行在2019年不良率達到6.52%,較2018上升1.53個百分點;甘肅銀行不良率為2.45%,較上一年上升0.16個百分點;江西銀行、哈爾濱銀行、天津銀行、盛京銀行、瀘州銀行的不良率同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在A股上市的銀行雖然凈利潤和資產質量不錯,但PB依然表現不佳,僅有寧波銀行(002142,股吧)、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紫金銀行(601860,股吧)、常熟銀行(601128,股吧)、西安銀行(600928,股吧)和張家港行(002839,股吧)的PB超過1倍。
交通銀行在國有大行中市凈率最低,為0.56。在上證e互動上,有投資者問,近幾年交行的股價一直在下跌,預計2019年的稅前現金分紅回報率會達到5.5%,股權融資成本遠高于債權融資,而且不能夠稅前扣除,請問交行目前是否有回購的計劃,如果沒有,建議董事會可以考慮通過回購的方式降低公司整體融資成本,提高每股收益,從而提高股價。“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受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目前無股份回購計劃。”交通銀行回應稱。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對第一財經記者稱,整體而言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國內、國際市場股市估值都不太樂觀,銀行股也受到影響。目前,尚處疫情之下,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較大,市場對銀行的前景預期不明朗;銀行股內部逐漸分化加劇,有些表現不錯,有些在繼續下滑。不過,客觀上看,國內銀行業還是不錯的,無論是營收狀況、風險抵御能力,還是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都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較為穩健。
疫情下,銀行股如何走?
受國內及海外疫情影響,年初以來國內銀行板塊有些回落,當前PB估值不到0.75倍,處于歷史最低位。在國家接連出臺政策下,未來銀行股走勢如何?
曾剛表示,在疫情之下,銀行業可能會采取限制分紅、限制遞延型薪酬、限制股票回購,或者降低監管指標要求等措施,所有的指向都是同一個目標,增強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釋放銀行資產專項投放的能力。
“其實從2019年業績來看,上市銀行表現是不錯的。今年下半年銀行股的走勢將不完全取決于本身經營業績,而受多個因素的影響。預計未來銀行的信用風險可能會有小幅上升。例如,銀行業要支持實體經濟,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凈息差可能還會收窄。但從長遠看,這種讓利對銀行是好的,實體經濟的穩健運行反而會讓銀行業更加健康。總體來講,目前,銀行業盈利能力比較穩定,現在估值相對較低,銀行股還是有比較強的投資價值。”曾剛稱。
浙商證券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邱冠華稱,短期實體經濟與個體消費均受疫情抑制,信貸活動受到疫情影響;政府引導調降信貸利率,銀行息差有走低的壓力;部分行業受到明顯影響,疫情或對存量貸款資產質量形成沖擊。長期來看,銀行基本面仍由宏觀經濟驅動。整體來說,銀行受到影響相對間接,基本面具有穩健性優勢。
另一位銀行業人士則稱,當前銀行資產質量承壓,部分人群及行業收入下降明顯,對消費貸、小微貸款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再加上國外疫情的擴散,預計二三季度國內出口承壓,制造業等行業部分小微企業面臨生存壓力,小微貸款質量受考驗,銀行股短期來看難見大幅上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