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監管局發“補丁”文件,推動地方金融組織服務在京高層次人才創辦企業。
新京報訊(記者 黃鑫宇)4月3日,北京金融監管局《關于地方金融組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加強高層次人才金融服務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
據介紹,《措施》從債權融資、金融創新、股權融資、要素匹配和風險控制五個方面對地方金融組織支持高層次人才及其企業,做出了部署。其中,北京金融監管局要求地方金融組織,應積極建設基于大數據的風控評價體系,增加區塊鏈等新技術運用場景,以實施差異化風控安排。此外,對北交所、北京金交所等地方金融組織“搭建生產要素對接平臺”,《措施》亦提出具體要求。
據北京金融監管局的介紹,《措施》重點支持在疫情防控期間以國家級和北京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為實際控制人、主要創始人、第一大自然人股東的企業,其在投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設備、藥物(含抗體、疫苗)研發生產等方面,將被北京市地方金融組織給予優先金融支持。
在“實施差異化風控安排”方面,記者看到,北京金融監管局提出,地方金融組織應運用金融科技,以提升風控水平。具體而言,地方金融組織應積極建設基于大數據的風控評價體系,增加區塊鏈等新技術運用場景,逐步實現決策智能化、風險實時排查和監控預警功能。
而關于為高層次人才及其企業“搭建生產要素對接平臺”,北京金融監管局則對北交所、北京金交所等地方金融組織分別提出具體要求、任務明確“到位”。
其中,北交所即“北京產權交易所”的任務為,需在“產業鏈共享云平臺”的基礎上,開通手機客戶端,提供供需信息在線搜索、產業鏈供需對接和成交結算等在線服務,以精準搭建產業鏈物資供需對接平臺。
事實上,記者2月24日即從北交所獲悉,“產業鏈共享云平臺”剛剛搭建完成并成功上線。該平臺可為企業在線提供并搜索到供方/需方信息、查看跟蹤提報需求信息狀態等服務。“有點像企業界的58同城”,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描述了他對剛剛上線的北交所“產業鏈共享云平臺”觀感。據悉,本次《措施》是對北交所“產業鏈共享云平臺”要求的升級版。
而按照《措施》規定,北京金交所即“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的任務,則主要體現在運用債權融資計劃為疫情防控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為疫情防控企業發行債權融資計劃開辟“綠色通道”等方面。
據悉,共計13條的《措施》是繼2019年《關于為首都高層次人才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實施方案》后的“打補丁”政策。
另據北京金融監管局的介紹,《措施》的發布旨在增強北京市地方金融組織服務高層次人才項目的能力,助推北京國家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同時也為科技型企業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融資支撐。北京金融監管局已要求各區金融辦(金融工作部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地方金融業行業協會及有關單位結合實際,貫徹落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