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以來的第三次降準落地,貨幣政策進一步寬松。
4月3日,央行發布消息稱,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除定向降準外,央行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這也是央行時隔12年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這是三個月以來的第三次降準,也是時隔僅20余天央行第二次宣布降準。1月初,央行實施過一次全面降準,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此番再釋放4000億長期資金,合計三次降準共釋放1.75萬億元。
進入三月中下旬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節奏明顯加快,反映出宏觀政策層面對穩增長的緊迫性。就在4天前的3月30日,央行還超預期大幅“降息”20個基點,將7天期逆回購利率從2.4%降至2.2%。
隨著近期降準降息的密集落地,4月剩余時間除中下旬MLF、LPR利率有望跟隨式“降息”,以及根據國常會部署增加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外,貨幣政策有望“消停”一段時間,靜待前期寬松政策見效發力。
存款準備金率接近歷史低點
根據安排,本次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將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稱,分步實施旨在防止一次性釋放過多導致流動性淤積,確保降準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
據測算,此次定向降準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還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60億元。為銀行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利于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從而通過銀行傳導有利于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此次針對中小銀行再度定向降準后,超過4000家的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等)的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6%,從我國歷史上以及發展中國家情況看,6%的存款準備金率是比較低的水平,即將接近歷史最低點。
對于為何此次再度選擇針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定向降準面向中小銀行,包括兩類機構,一類是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另一類是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獲得定向降準資金的中小銀行有近4000家,在銀行體系中家數占比為99%,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立足當地、扎根基層,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力量。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增加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有助于引導其以更優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擴大涉農、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產業的信貸投放,增強對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支持力度。
中小銀行作為服務小微、三農金融的“主力軍”,為其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資金來源,是保障中小銀行進一步加大為小微、三農提供低成本信貸支持的重要動力。因此,今年以來,央行的不少貨幣政策都是從中小銀行的負債端著手,為中小銀行提供低成本資金。
例如,除此次定向降準釋放的4000億外,前期央行提供專門面向中小銀行的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資金,并下調再貸款再貼利率。根據國常會安排,央行還將為中小銀行新增1萬億元再貼現再貸款資金,引導中小銀行以優惠利率為小微、三農提供信貸支持。
為何時隔12年大幅下調這一利率
超預期的是,除再度定向降準外,央行此次時隔12年大幅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
超額準備金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繳足法定準備金之后,自愿存放在央行的錢,由銀行自主支配,可隨時用于清算、提取現金等需要。央行對超額準備金支付利息,其利率就是超額準備金利率,2008年從0.99%下調至0.72%后,一直未做調整。
因此,通俗來講,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其目的就是通過降低利率的方式,引導銀行少在央行存放多余的資金,而將這些資金更多用于支持實體經濟。
央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央行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由0.72%下調至0.35%,可推動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
降準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因前不久國常會已預告此次定向降準,市場早有充分預期。因此,央行公布該消息后,金融市場反映較為平淡,不過,中長期看,貨幣政策放松必定會對金融商場價格走勢帶來影響。
對股市,降準對于各個板塊或概念股的影響不盡相同。一般而言,金融、地產等資金密集型行業都將獲益。國泰君安交易投資委員會大類資產配置主管周文淵曾表示,降準對A股大盤的刺激可能不會很大,債務比較高、資金敏感型行業會受益更多,如銀行板塊。
除了利好股市外,降準對市場利率的整體下行也是利好。實際上,近期銀行間市場短期利率已經在低位運行,隨著更多降準降息的落地,也會帶動長端利率下行。
對于樓市而言,考慮到當前“房住不炒”的房地產調控基調未變,降準釋放的資金很難再大規模進入樓市。但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少總比沒有強,降息降準周期下,房地產投資將迎來一定支撐,沒有理由看空今年的房地產。
4月還有哪些貨幣政策可期待
進入三月中下旬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節奏明顯加快,反映出宏觀政策層面對穩增長的緊迫性。此次降準既是時隔20余天以來的第二次降準,也是時隔僅4天以來又一貨幣政策寬松重要舉措,3月30日,央行逆回購利率大幅“降息”20個基點。
隨著近期降準降息的密集落地,4月剩余時間除中下旬MLF、LPR利率有望跟隨式“降息”,以及根據國常會部署增加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外,貨幣政策有望“消停”一段時間,靜待前期寬松政策見效發力。
尤其是對于近期市場熱議的存款基準利率下調一事,短期內難落地。央行副行長劉國強3日表示,存款基準利率是利率體系的壓艙石,這個工具比較特殊,使用起來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物價,現在CPI明顯高于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存款利率是1.5%,CPI是5.3%;另外,也要考慮經濟增長、內外平衡,以及利率太低是否會加大貨幣貶值壓力等因素。
“存款利率跟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關系更加直接,如果讓它負利率,要充分評估,考慮老百姓的感受。所以,總的來說,存款基準利率作為工具是可以用的,但要進行更加充分的評估。”劉國強稱。
4月的剩余時間,值得期待的貨幣政策將主要集中在兩方面:
一是4月中下旬MLF、LPR的跟隨式“降息”,在前期逆回購利率下調20個基點后,中旬新作MLF時有望利率同幅下調20個基點,進而帶動LPR報價利率下調,有市場分析,4月20日1年期LPR有望下調10個基點左右。
二是面向中小銀行新增的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具體政策將出臺。劉國強透露,將落實好新增的1萬億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具體使用政策將于近期發布,做到和前面的政策無縫銜接,不出現斷檔。
據悉,相比于前期的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新增的1萬億元額度覆蓋面更廣,主要有以下特點:
1、再貼現再貸款利率與此前的5000億一致,資金成本仍為2.55%。
2、對中小銀行使用這筆資金發放普惠金融貸款的利率不設上限要求。盡管鼓勵中小銀行用優惠利率發放普惠金融貸款,但不會像5000億再貸款再貼現那樣,規定貸款利率不得高于4.55%,
3、新增的1萬億再貸款再貼現將在前期5000億額度使用完畢后再銜接使用。截至3月30日,5000億額度中,地方法人銀行累計發放優惠利率貸款包含貼現2768億元,支持的企業戶數(含農戶)是35.14萬戶。具體來說,這里面涉農貸款是552億元,加權平均利率4.38%,普惠小微貸款1556億元,加權平均利率4.41%,辦理貼現661億元,加權平均利率3.08%。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