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交通銀行披露2019年年度報告。
回顧2019年交通銀行主要業績,發現該集團積極應對市場形勢和政策環境變化,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實現高質量發展。
年報顯示,2019年,交通銀行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772.81億元,同比增長4.96%。實現凈經營收入2328.57億元,同比增長9.29%。截止2019年末,該行資產總額達到9.9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93%,客戶存款6.0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4.9%。
截止2019年末,交通銀行集團不良貸款率1.47%,較上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逾期貸款較上年末下降0.1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71.77%,滿足監管要求。
年報中指出,交通銀行加大信貸投入服務實體,人民幣各項貸款同比多增人民幣364.87億元;立足總行在滬優勢服務重點區域,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三大區域貸款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18倍;息差明顯改善,凈利息收益率同比提升7個基點;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不斷加大,實質性清收較上年提升34.5% ,業績發展穩中向好。
交通銀行秉持“建設具有財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發展戰略,始終在財富管理方面保持高度專業性,并利用金融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
財富管理機構再添新軍 管理個人金融資產增速創近三年新高
在財富管理方面,交通銀行集團旗下有諸多投資者熟識的子公司,交銀國際信托、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公司,交銀國際控股……這些子公司使得交通銀行在基金、證券、保險、金融投資等全方位的財富管理服務得以實施。
2019年6月13日,交銀理財公司在滬開業,交通銀行旗下財富管理方面子公司再添新軍。年報顯示,交銀理財自成立以來,交通銀行管理的產品規模已經達到9525.15億元,較上年末還未成立子公司時增加了1828.46億元。年報中指出,2019年末,交銀理財在已經成立的理財子公司中產品規模排名第二,成功中標29個統籌區職業年金托管人資格。
目前,交通銀行發揮全周期產品優勢,為零售與私人、公司、金融機構等各類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年報顯示,2019年,交通銀行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AUM)、達標沃德客戶數、私人銀行客戶數增速均創近三年新高。截止2019年末,該行管理的個人金融資產達到3.45萬億元,凈增3887.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71%;達標沃德客戶數達到150.4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9.01%;私人銀行客戶數達到4.7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8.49%。
交通銀行實驗室上線 智慧轉型跑出“加速度”
2019年,交通銀行加大了信息科技的投入,總投入50.45億元,同比增速22.94%,占營業收入2.57%,較上年度提高0.38個百分點。推進金融科技萬人計劃、FinTech管培生、存量人才賦能轉型三大工程。截止2019年末,該行金融科技人員3460人同比增加59.15%,金融科技人員占比4.05%,同比提升1.33個百分點。
2019年,交通銀行成立“交通銀行實驗室”,搭建集團創新孵化研究平臺。應用區塊鏈技術開發業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鏈交融”已經成功發行資產支持證券8項,發行金額近千億元;發行資產支持票據4項,發行金額31億元。
依托交通銀行實驗室,交通銀行踐行開放式創新。年報中指出,目前該行已經與復旦大學、科大訊飛(002230,股吧)、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等開展廣泛合作,形成產學研機制,通過引智引力推動智慧轉型跑出“加速度”。
在終端APP方面,交通銀行主要有個人手機銀行和“買單吧”兩款APP,為用戶打造一站式“金融+生活”服務。這兩款APP在2019年也做出較大升級:手機銀行聚焦用戶視角,將全國各地20多個場景、近1500項繳費服務項目接入APP,每秒交易處理能力達到2.9萬筆!百I單吧”則圍繞用戶最為關注的優惠福利,整合升級福利社、領券中心、活動中心等優惠陣地,上線多種便民產品。2019年12月,交通銀行手機銀行月活躍客戶(MAU)較年初增長36.44%,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0.27%、18.45%。
交通銀行為提高管理與運營效率,構建智慧風控應用體系,風險預警規則準確性提升至85%;實時智慧化授信,授信申報流程效率提升約40%。完善基礎架構,推進信息技術架構向“集中+分布”轉型升級。完成1.81億張借記卡數據和高頻交易遷移至分布式平臺,分布式平臺分流借記卡交易量日常占比達到50%,核心賬務系統每秒并發處理能力達到1.6萬筆;運行在開放平臺的應用系統占比超過98%; 完成私有云體系建設,應用環境50%以上系統入云。
據了解,2019年,交通銀行迪拜、約翰內斯堡分行已經順利獲批,布拉格分行正式開業,交行境外服務網絡布局已經覆蓋了主要國際金融中心。在“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戰略上,交通銀行已經走出堅實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