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盤后,中國銀行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因受疫情影響,中國銀行2019年度業績發布會在線上舉行,該行管理層對投資者提問進行詳細解答。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擾動著全球市場穩定,中國銀行行長王江對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形成短期沖擊,但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化,銀行業經營環境更趨嚴峻復雜,機遇與挑戰并存。
2019年,中國銀行經營業績穩中有進。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500.10億元,比上年增長9.1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874億元,超過市場預估的1803.4億元,凈息差提升至1.84%。基于良好的業績,中國銀行擬派發股息每10股派1.91元。
業績行穩致遠 數字化轉型見成效
中國銀行2019年業績的亮點之一是資本補充。2019年,中國銀行資本水平穩步提升,資本充足率15.59%,比上年末提升0.62個百分點,資本基礎進一步夯實。
據中國銀行副行長王緯介紹,中國銀行2019年合理補充資本共計2100億元,陸續發行永續債、境內優先股和二級資本債,并于今年3月在境外發行優先股,資本充足率創下歷史新高。
2019年,中國銀行資產質量得到夯實。截至2019年末,中國銀行總資產達22.77萬億,較上年末增長7.06%。不良貸款率為1.37%,比上年末下降0.0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182.86%,比上年末提高0.89個百分點。
2019年,中國銀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收支凈額896.12億元,同比增加24.04億元,增長2.76%,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為16.29%,主要得益于積極把握消費金融較快發展等機遇,加大信用卡、互聯網支付、代理保險等業務拓展力度,帶動銀行卡、結算清算、代理保險業務收入較快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銀行加快了個人金融業務的數字化轉型。2019年個人金融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61%,這與高速增長的信息科技投入密切相關,去年中國銀行投入116.54億元進行信息科技建設,同比增長15.15%。
中國銀行副行長鄭國雨對個人金融業務的數字化轉型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中國銀行對個人金融業務首先進行了架構調整,雖然架構調整時間不長,但已取得初步成效。其中,個人客戶增量和增速創近三年最高,手機銀行客戶數達到1.81億戶,全年交易金額達到28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和41%。
此外,中國銀行在中國內地設立理財中心8,215家、財富管理中心1,107家、私人銀行46 家。集團私人銀行客戶金融資產規模超過1.6萬億元。信用卡累計發卡量達到1.25億張,同比增長12.92%。
全球化服務扎實推進 堅持服務為民
中國銀行以全球化服務為特色經營,截至2019年末,共擁有557家海外分支機構,覆蓋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境內國際結算業務繼續保持同業第一,外匯交易幣種、業務量保持中資同業第一。
然而隨著海外經營的不確定性增加,海外資產質量面臨挑戰。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坦言,中國銀行客戶群體以全球跨國企業、所在地優質企業和走出去的中資企業為主,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有限。未來將對外貿金融加大支持力度。
反觀境內業務,中國銀行加強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2019年,全力支持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雄安新區等重點地區重點項目的建設。中國內地公司貸款55,912.28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335.74億元,增長10.55%。
據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透露,疫情對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公司貸款投放影響不大,對交通業和基建、鐵路公路的信貸投放是今年的重點。
普惠金融支持方面,中國銀行2019年已完成“兩增兩控”需求,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1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客戶數近40萬戶,較上年末增加了30300戶。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30%,綜合融資成本下降111個BP,小微企業貸款質量保持穩定1.77%。此外,中國銀行旗下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服務20多萬支農支小客戶,全年貸款總額445億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銀行切實履行國有大行責任擔當,出臺進一步加強金融服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10項舉措,堅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0年是中國銀行的“強化執行年”。展望未來,中國銀行將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按照“激發活力、敏捷反應、重點突破”的總體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決克服疫情影響,深化發展戰略執行,按照定位,狠抓重點領域突破,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全球一流銀行建設征程中奮勇前行。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