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的安全”。目前,各地已進入春耕生產關鍵時期,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業生產主體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渠道受阻,部分生產主體融資需求無法及時有效得到滿足、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保險公司承保理賠等環節依靠傳統方式無法開展。針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四川南充銀保監分局積極指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統籌采取多種措施,打出金融服務“組合拳”,破除信息壁壘、精準信貸支持、主動減費讓利、提供風險保障,全力滿足春耕生產金融服務需求,確保農時不誤、保障夏糧豐收。
一、精準對接涉農資金供需
積極引導轄內各銀行機構加強與農業主管部門、鄉鎮政府、村委會的信息溝通,充分利用天府信用通、掌上銀行、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有效拓寬信息采集渠道,精準掌握春耕生產主體資金需求信息。截至3月20日,全市銀行機構通過銀村合作以及互聯網平臺等渠道已為1028戶農戶授信3680萬元,為涉農企業授信8837萬元。如,蓬安雙勝米業公司因采購種子資金短缺,在天府信用平臺發布180萬元融資需求后,農發行蓬安縣支行主動與企業對接,利用平臺線上融資功能,僅用兩天時間就為其發放貸款180萬元。
二、提升信貸總量和服務效率
一是設立涉農信貸專項計劃。全市銀行機構積極向上匯報,爭取更多涉農信貸額度或設立專項計劃,加大涉農資金投放,充分滿足春耕生產資金需要,1—2月,主要涉農機構累計發放涉農貸款50.98億元。二是聚焦地方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如,近年來儀隴縣積極發展玉米、紅薯及早春蔬菜種植,今年前兩個月,當地銀行機構共發放貸款3865萬元,支持全縣農戶及專合社完成12.4萬畝玉米、18萬畝紅薯、1.18萬畝早春蔬菜播栽。三是開辟春耕資金綠色通道。在基層網點設立春耕生產信貸專柜,開辟專屬服務通道并努力提高服務效率,已為全市農業生產主體購買農資、農用設備、肥料等生產資料發放貸款14.17億元,解決了春耕生產燃眉之急。如,西充縣蓮花臺村農戶杜某種植水稻12畝,急需資金購買種子、肥料,當地農商行了解到情況后,當天即通過春耕資金綠色通道發放貸款5000元。
三、主動減費讓利和延期還本付息
引導各銀行保險機構采取減免部分費用、延期還本付息等措施,幫扶受疫情影響的涉農企業、專合社、農戶渡過難關。目前,全市銀行機構通過展期、續貸等延期還本措施處理到期涉農貸款等3017戶,涉及貸款金額52.68億元。各保險機構針對農戶未完全參保的小麥、油菜等農作物自繳保費部分采取減免、緩交等措施,已減免、緩交保費200萬元,受益農戶近萬余戶。如,天太乳業公司是川東北片區最大的乳制品生產企業,在疫情期間,為避免普通奶農利益受損,企業對農戶生產的鮮奶全部正常回收,但由于流通受限、產品銷量下降、庫存積壓嚴重,企業資金較為緊張。四川天府銀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及時對該企業2500萬元貸款予以延期、續貸,并下調貸款利率,有效幫助企業、下游奶農共同渡過難關。
四、做好保險保障穩定生產經營預期
在分局引導下,轄內各保險機構簡化流程、優化方式,推出遠程線上投保、理賠,做到應賠盡賠快賠。1—2月,共為全市10.88萬戶農戶生產經營提供風險保障5.03億元;農業保險賠付支出0.28億元,受益農戶9882戶。如,受疫情封村封路影響,閬中市涼水鄉護山場養殖戶吳某剛入欄的61頭育肥豬無法及時購買生豬保險,養殖戶自身面臨較大風險。平安保險閬中支公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向吳某推薦“平安愛農寶”微信小程序,并由工作人員進行電話指導,吳某很快完成信息錄入和繳費,順利拿到育肥豬保險電子保單。針對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特色金融需求,各保險機構還加大創新力度,因地制宜提供定制化服務。如,太平洋(601099,股吧)財險南充中支推出道地中藥材種植保險、營山黑山羊養殖保險、閬中蔬菜種植保險、蔬菜目標價格指數保險,這些特色險種累計為地方種養殖戶提供風險保障5000余萬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