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充分發揮金融類國際組織優勢,廣泛動員中國及國際會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搭建交流平臺分享全球疫情防控情況及發展趨勢,面向疫情較嚴重國家分享中國有關機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介紹在華金融機構采取的無/少接觸式服務舉措。亞金協在非常時期擔起非常之責,采取一系列舉措助力全球抗疫,有關國家會員機構對此給予了積極評價。
疫情期間,亞金協積極加強與會員溝通,及時回復國際社會關切。與中東歐銀行監管集團、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匈牙利銀行業協會、倫敦金融城等會員及相關國際機構進行細致溝通,了解國際疫情發展趨勢及防控情況,介紹中國疫情防控進展和經驗。同時,全面加強抗擊疫情工作宣傳,穩定國際機構市場情緒。針對全球疫情發展情況,及時編制并向全體會員發送《關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溫馨提示》及《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基本防護措施》。編發《“一帶一路”金融機構抗擊疫情專報》10期及《亞金協產業金融助力抗疫復產特刊》5期,在官網及相關微信公眾號開設“抗擊疫情”專欄,向全球推介中國及國際金融機構抗擊疫情的積極貢獻,展示各類型金融機構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力量,宣傳金融行業特殊時期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的責任擔當。并且,穩步開展相關工作,形成良好國際市場預期。依托其下設智庫邀請境內外智庫專家建言獻策,截至目前雙語發布近20篇關于新冠肺炎對經濟金融影響的相關研究。與IHS Markit合作舉辦系列主題線上講座。積極傳播專業、客觀的觀點,發出亞金協聲音。
在亞金協的推動下,中國及國際會員充分發揮各自特點與優勢,采取多種措施應對疫情影響。疫情爆發初期,大型國際金融機構會員充分利用全球金融網絡優勢,積極調配國際醫療資源支援抗疫一線。據不完全統計,30余家會員已捐款7億元人民幣,并號召日本、阿根廷、泰國等當地機構捐款5000余萬元,從全球調配醫用口罩155萬只,醫用手套30萬只,醫用防護服3萬套,消毒物資33噸。匯豐銀行、星展銀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三菱日聯銀行、三井住友銀行、瑞穗銀行、法巴銀行、大豐銀行、英國保誠、普華永道、德勤、捷信、VISA等國際會員積極捐款捐物5000余萬元。
在抗疫特殊時期,相關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提供多種金融服務,保障金融資源供給,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渣打銀行為重慶醫藥實現緊急授信累計近1億元人民幣,同時給予湖北子公司利率優惠。上交所完成9家湖北上市公司新股申購,為多只湖北地區公司債券優化審核流程,為招商基金湖北省地方債ETF開設“綠色通道”;太平香港保險公司為香港企業客戶增加企業員工強制隔離保障,拓展貨運險保單責任。
當國際疫情趨于蔓延時,亞金協面向疫情較嚴重國家的會員機構介紹了在華金融機構無/少接觸式服務舉措,主要包括:辦公方式靈活化,預先準備遠程辦公措施,實行現場辦公與居家辦公相結合,盡可能減少人員密集接觸,盡量保障員工和客戶的安全健康。在服務方式多樣化方面,金融機構盡可能地實施全流程全鏈條線上操作,開辟授信“綠色通道”,合理安排業務網點的服務運營時間,加強線上服務,使大多數客戶可以便利享受遠程自助服務,同時加強線下配套服務和宣傳引導。
有關國際會員向亞金協致函,贊同中國在抗擊疫情時所采取的措施,表示將把亞金協介紹的中國經驗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相關機構。多家國際金融中心會員通過聲明、視頻、信函等形式向中國及相關合作伙伴表示慰問和祝愿。倫敦金融城市長拉塞爾和金融城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麥克吉尼斯、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監管局總裁鄧偉政、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貝克特米羅夫等通過亞金協向全體中國人民表示慰問和支持,并希望各國金融機構凝聚力量,共克時艱,通過開展跨境融資等多種方式為抗疫提供服務與支持,早日戰勝新冠病毒這一人類共同的敵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