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銀行等金融機構以數字化為基礎開展在線金融服務,解客戶燃眉之急。從抗擊疫情到復工復產,從零售端到企業端,線上服務已成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抓手。
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充分發揮數字化建設的先行優勢,運用數字化技術成果為企業復工復產提速;精準施策,創新金融產品、銀政企合作平臺火速上線;加強在線服務能力,及時響應客戶需求,保障特殊時期服務不間斷。
近日,浦發銀行行長潘衛東表示:"浦發銀行這兩年數字化轉型有成效,一些數字化的成果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展現。疫情過后,我們會對線上業務做進一步優化,形成更加完善的全線上經營模式,會更加堅定地推行'開放銀行'戰略,進一步加快數字化建設的步伐。"
在線融資,為抗疫補充彈藥
急需采購防疫物資、擴產轉產口罩等物資需要資金支持、醫療企業資金周轉遇到困難……浦發銀行通過線上融資,開辟"綠色通道",以專項授信、信貸優惠、供應鏈金融等多種方式快速回應企業迫切資金需求,為打贏疫情阻擊戰"補充彈藥"。
比如,浦發銀行重慶分行在得知某生物制藥企業面臨采購資金緊缺時,采取線上預審方式,為客戶開立了2200萬元跨境人民幣信用證,支持企業生產經營。據了解,自1月29日起,重慶分行資金結算7*24小時在線支持,截至2月末已辦理境外采購疫情防控物資匯出匯款2000多萬美元。
哈爾濱分行在獲悉黑龍江某醫藥企業面臨抗疫物資和藥品采購資金緊缺的情況后,為企業開通綠色審批通道,線上召開貸審會,用時不到48小時,為企業提供新增授信2億元。
武漢分行通過上門實地核保與遠程視頻核保相結合的方式,為擔負襄陽市醫療廢物處置的湖北中油優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3000萬元,助力企業在保障襄陽醫廢處置的基礎上馳援武漢火神山、雷神山等醫療機構,開展醫療廢物應急收集和轉運工作。
另外,浦發銀行通過線上票據貼現及時為企業補充資金。青島分行在得知山東某醫藥企業面臨資金周轉難題后,主動對接,啟動線上審批綠色通道,并給予企業貼現優惠利率。企業足不出戶,全程線上操作。截至3月6日,已為企業提供票據貼現放款14.3億元。
創新產品服務,支持企業抗疫復工
依靠強大的金融科技服務網絡和服務能力,浦發銀行對企業進行精準畫像,推出針對性解決方案,想方設法為企業解困。
2月13日,廣州分行通過廣東省中小企業融資平臺推出線上"浦發抗疫貸",為企業生產疫情防控重要物資的融資需求開通"防疫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全力支持廣東省內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重點企業加緊生產供應。截至3月10日,廣州分行已為9家抗疫重點支持名單企業授信超過1.8億元。
南京分行則與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合作推出"浦科貸",支持與抗擊疫情相關的科技研發類中小企業,以及因受疫情影響暫時面臨資金周轉困難的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已為11家中小企業批復1.82億元授信,為2家企業提供續貸3000萬元。
蘇州分行持續深化銀政企線上平臺合作,與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攜手開啟線上業務辦理模式,優化科技企業信貸辦理流程。例如,蘇州某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業,企業相關負責人遠在國外無法回國簽字辦理核保手續,蘇州分行通過遠程視頻核保的方式順利完成了相關流程,及時將300萬元貸款資金發放到企業賬上。
上海分行為上海宏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創新提供"科技履約貸+無還本續貸"的綜合金融服務,并得到市科技創業中心和保險公司的支持,僅用3個工作日即完成了業務審批及放款。上海分行還以"無還本續貸"方式為上海數果科技有限公司設計了專屬方案,讓企業無需歸還500萬貸款本金就完成續貸,加緊生產防疫前線急需的對講終端,為疫區做好設備支撐。
浦發銀行還與浙江諾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百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在線銀稅貸",面向小微企業主和個人工商戶提供"在線貸款,實時放款"的無接觸式融資服務。疫情期間,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還推出貸款利率9.5折優惠,并給予餐飲、醫療用品制造批發、零售、旅游、運輸等行業企業額外補貼。截至目前,已為1354戶小微企業主和個人工商戶提供2.58億元的貸款支持。
另外,南京分行對接的"江蘇省企業開辦全程電子化"全鏈通平臺于2月5日投產上線。企業申請人通過平臺,完成身份實名認證、辦理工商登記后,無需重復提交身份材料,即可遠程、同步申請刻制公章、銀行預約開戶,并使用實時生成的銀行賬號在線辦理涉稅事項,實現了企業開戶的網上辦、同步辦、跨省辦。江蘇某智能裝備科技公司通過"全鏈通"平臺預約浦發江陰支行開戶,半天時間,就完成了從工商登記到稅務備案的企業開辦全鏈條事項。
更值得一提的是,浦發銀行已通過API與15個省、市的市場監督管理局政務服務平臺,如政務服務網、政務服務App、政務服務公眾號、政務營業廳系統等進行對接。企業辦理工商登記時,可同時辦理銀行開戶,實現一網通辦、一窗受理的服務模式。
科技加持,"零接觸"服務不止于金融
得益于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長期建設和前瞻布局,疫情發生后,浦發銀行迅速加強在線服務能力,優化豐富"非接觸式服務",開啟遠程服務、線上作業、在線交易等模式,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的"宅家"金融服務。
目前,在業務辦理方面,除監管部門規定、業務屬性及國際慣例必須面對面辦理以外,浦發銀行其余所有業務均可以在線上辦理;在客服方面,作為全國率先實現智能語音服務電話銀行全覆蓋的銀行,浦發銀行實現了AI智能客服,客服轉人工話務量同比下降50%以上,機器人意圖識別率90%以上,有效避免了客服人員集中辦公。
另外,在營銷方面,浦發銀行還推出AMA智能營銷機器人,自動為客戶提供線上差異化服務,通過遠程操控及監控,在特殊時期實現客戶服務不中斷,支撐了疫情期間該行個人業務的線上經營。近期上線的甜橘APP還可提供在線找房、按揭貸款在線申請、房產估值、房產資訊、還款試算等服務,為不便出門的買房客省卻不少麻煩。
除了金融服務線上化,浦發銀行還將自身科技能力輸出,為社區、小企業賦能,推出了大量便民服務。
比如火速上線"浦惠系列預約登記服務",為社區、藥房等,開發口罩預約、流動人口登記等功能;為支持復工復產企業做好員工健康管理,開發員工遠程辦公信息登記、食堂餐飲預約登記、企業人員復工上班打卡登記等功能。截至3月11日,上述功能已惠及全國150個城市,2005個小區物業或藥房,3963家復工企業,覆蓋人數達94萬人。浦發銀行還主動與西貝餐飲、"狗不理"集團、本來生活等10余家企業開展合作,推出"安心宅家"系列生活服務,現已惠及30余萬客戶。
再如,針對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餐飲行業,浦發銀行上海分行通過"浦發飯卡"線上平臺為餐飲商戶提供線上點餐、店鋪配送提醒,對接外賣配送方,還提供優惠券發放、客流及產能數據分析等服務,為商戶輸出數字化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傳統金融服務模式和綜合應急能力的一場考驗,同時也倒逼著銀行等金融機構將數字化轉型向更深層次快速推進。對浦發銀行而言,金融科技是抗疫攻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長期經營發展的有力武器,更是支持浦發銀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未來,由抗疫催生的"零接觸"服務理念將更加廣泛化、常態化,并推動全社會數字化水平快速提升。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