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市場意外的是,美聯儲又出手了:當地時間3月15日,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下調100基點至0%-0.25%,并推出7000億美元的大規模QE計劃。而上一次實施零利率還是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之際。
記者注意到,這是美聯儲本月第二次降息。此前,北京時間3月3日深夜,美聯儲突然宣布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至1.0%-1.25%。
美聯儲“降息+QE”
對于美聯儲此次舉措,上海邁柯榮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徐陽接受《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采訪時說,“這是出于安撫市場等目的,美聯儲決定提前行動。因為美聯儲表示,冠狀病毒的爆發已經傷害了許多社區,破壞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經濟活動,降息將保護經濟免遭美元貶值和病毒的影響。”
昆侖健康保險資管中心首席宏觀研究員張瑋也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此次美聯儲‘超預期、大手筆’降息的目的是為了對抗新冠疫情對國內經濟的負面沖擊。”
在美聯儲再次緊急降息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仍然強勁,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使得經濟增長面臨風險,因此需要及時采取行動,來支持經濟的穩定和增長。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還認為,“美聯儲之所以QE,是因為當市場出現流動性風險的時候,美聯儲需要通過貨幣寬松對沖流動性風險,防止因流動性壓力產生的拋盤加劇金融市場的不穩定。”
李奇霖還指出,此次美聯儲降息的作用在于緩解企業部門的存量償債壓力,在疫情擴散,經濟基本面高度不確定的背景下,降息至零的初衷在于緩解企業的融資約束,防止企業部門因總需求低迷出現資產負債風險。
但受訪專家認為,美聯儲此次“降息+QE”的實際作用可能相對有限。
李奇霖認為,“QE也許可以扭轉市場流動性風險,但無論是QE還是降息都無法解決實體經濟的衰退風險。因為在疫情擴散階段,無論是降息還是QE都無法改變居民部門的消費行為和企業部門的投資行為,因而無法真正拉動實體經濟的總需求,貨幣寬松對實體經濟的帶動作用相當有限。”
因為在他看來,總需求刺激不起來,貨幣寬松對扭轉企業的信用溢價的功能也是有限的,企業沒有訂單,缺少經營性現金流,但固定成本開支剛性,金融企業出于風險規避的考慮,收縮融資,企業部門違約風險難以遏制。
徐陽也告訴記者,“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聯儲和其他央行在2008年10月采取了聯合行動拯救市場。但如今的情況跟當時不同的是,當時全球央行的‘彈藥’充足,美聯儲當時有50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而這一次,美聯儲在兩次總共降息150個基點之后,利率已經降至零了。美聯儲已盡其所能幫助穩定金融體系。
他還表示,鮑威爾在新聞發布會中也表示,財政政策是實時更有針對性的紓困措施的方式。僅靠貨幣政策來提振經濟是不夠的,應當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穩增長。
對A股的影響
記者注意到,美聯儲此次行動仍難解市場的的恐慌。此次美聯儲宣布后,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大跌32個基點,美股道瓊斯指數期貨和標普500指數期貨雙雙大幅下跌,再次熔斷。而此前一周,美股經歷了二次熔斷。
就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建議投資者不要急于抄底。他指出,“現在美聯儲宣布降到零利率,并實施7000億美元QE,增加流動性,但是這些措施能否扭轉市場大的趨勢,至少目前還沒看到任何成效。根據歷史經驗,市場底往往比政策底更低,這也就意味著美股指數還有較大下降空間。”
此次美聯儲降息對A股有何影響?
張瑋對記者表示,“中美兩國經濟基本面有著大相徑庭的預期:中國經濟有望在二三季度觸底回升,而美國7000億美元的刺激計劃究竟能產生多大效果,還有待觀察。所以,中美兩國完全不同的經濟基本面預期,將決定兩國金融資產完全相反的走勢。A股有望破繭而出,在未來兩個季度跟隨國內基本面一起緩慢攀升。”
李奇霖認為,“對A股來說,由于國內疫情防控得力,經濟政策空間具有相當大的靈活性,基本面相對優勢將好于海外,外部貨幣寬松也有助于切斷海外流動性風險向國內傳導,A股仍具備結構性投資機會,但需要關注海外疫情擴散對出口的負面沖擊。”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在最新研報中也稱,美股下跌對A股只是階段性影響,全球市場橫向比較,A股優勢仍明顯。他認為,疫情不改牛市趨勢,但影響了牛市節奏,短期市場仍需要時間盤整蓄勢,投資者需要堅定信心,保持耐心。
不過,徐陽則對記者表示,“美聯儲此次降息之后,美元指數不跌反漲,市場出現極度的恐慌,資金紛紛涌入美元指數避險。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美聯儲降息利空A股。”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