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歐美金融機構均對外聲稱,疫情不會對業務開展產生影響。但隨著華爾街和倫敦確診感染人數的不斷上升,這些全球大行們也正繃緊神經應對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響波及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區。從外媒報道情況來看,連日來已有多家國際投行員工出現新冠肺炎感染情況;歐美金融機構緊急應對,通過遠程在線、分散辦公人群和地點、擬啟用備用辦公場所等等方式,以避免疫情進一步擴散,并確保業務能持續開展。
截至發稿,道指跌逾9%創下日內新低,美股多家全球性銀行股延續前個交易日表現領跌;其中花旗集團跌13.2%,富國銀行跌12.26%,摩根士丹利跌11.36%,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分別跌9.4%和8.98%。
員工被感染,多家國際投行分散辦公
美國當地時間這周二(北京時間3月11日),據路透社報道,巴克萊公司(Barclays Plc)和貝萊德公司(BlackRock Inc)在紐約辦事處員工均被初診為新冠肺炎感染。
巴克萊確認其位于紐約曼哈頓的交易大廳內,有一名員工已經確診了新冠肺炎,目前已經要求與該員工有接觸的人進行14天隔離觀察。而在同一天,貝萊德確認其位于紐約總部的一名員工在周一晚間確診為無癥狀新冠肺炎感染者。
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道,摩根士丹利也在周二確認其紐約辦公室的一名員工感染了新冠肺炎。而本周的周一,富國銀行確認其位于舊金山的辦公室內有一名員工病毒感染檢測陽性。而在此之前,上周匯豐銀行全球總部研究部門一名分析師確診冠狀病毒。
盡管歐美金融機構均對外聲稱,疫情不會對業務開展產生影響。但隨著華爾街和倫敦確診感染人數的不斷上升,這些全球大銀行們也正繃緊神經應對疫情防控。
上述匯豐銀行分析師被確診之后,緊急疏散了其位于倫敦金融區的百余名員工,并對確診員工所在樓層進行深度清理,同時暫停所有非必要對公務差旅。匯豐銀行方面表示:“確診新冠肺炎的員工已經接受醫學觀察治療并進行隔離。我們正與醫療機構進行密切協作。公司已經讓與確診員工有過密切接觸的相關人員遠程在家辦公。”
出現員工感染情況后,巴克萊和貝萊德公司除了對工作場所進行深度清潔,并建議或通知與感染病患有密切接觸員工進行14天的自我隔離。富國銀行要求與感染病患密切接觸的員工在兩周內不得進入該辦公室。貝萊德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的業務連續性正在按計劃進行。其中包括為團隊提供從辦公室和在家輪流工作以限制潛在風險的規定。”
為了降低大量員工患病的風險,全球各大銀行采取分散部分員工隊伍,隔離疏散,測試并擬啟用備用辦公場所等,以確保業務能夠繼續開展。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團均計劃將部分華爾街的工作人員緊急調往人口密集度低的紐約州城郊的臨時備用辦公室;此外,高盛集團交易員已經加強了對他們在家和異地工作能力的測試。在此之前,美國銀行表示,將從周一開始分拆固定收益和股票交易團隊,把一些人派到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的一個備用地點。
從外媒報道情況看,出現員工被感染后,德意志銀行已將其部分貿易業務分散到法蘭克福的各個站點,并拆分了倫敦業務交易和運營團隊,一些員工也開始在家工作;而西班牙的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已關閉了其馬德里總部的一棟大樓。當前,歐洲央行已要求各銀行“緊急”測試“能否激活和維持關鍵員工的大規模遠程工作或其它靈活工作安排,以確保業務連續性。”
世衛組織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1日10時(北京時間11日17時),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4596例,達到37371例;中國以外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258例,達到1130例。美國確診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超過1000例。意大利新增231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12462例。伊朗累計確診新冠肺炎9000例,一天新增958例。韓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7755例。西班牙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2174例。法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2281例。德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567例。日本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1331例。
國際銀行業的新挑戰
盡管各大國際性金融機構均采取人員隔離、分散辦公等措施應對疫情,以確保業務正常開展;當地監管和行業協會也屢屢發聲,但疫情帶來的地震波仍在不斷擴散。美國金融股連日來持續領跌市場。Wind數據顯示,當地時間周三盤后,美國金融股全線走低,摩根大通跌4.72%,高盛跌6.78%,花旗跌8.62%,摩根士丹利跌6.71%,美國銀行跌4.02%,富國銀行跌7.88%,伯克希爾哈撒韋跌3.39%。
當地時間本周一美國金融業監管局公開表示將給予公司更大的靈活性,允許員工遠程工作或將人員重新安排到其他辦公地點;紐交所發言人也表示會定期測試應急計劃以“使紐約證券交易所在任何設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都能夠持續運營”。此前,華爾街行業組織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SIFMA)表示,每年都會測試該行業利用備用地點、恢復設施和替代通訊設備應對重大緊急情況的能力;SIFMA技術、運營和業務連續性主管普萊斯(Tom Price)認為,協會相信企業可以利用備份設施在偏遠地區開展業務。
在市場人士看來,雖然隨著云技術、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意味著分析師和交易員可以在“幾乎任何地方”工作,銀行等金融機構對遠程辦公的技術保障實力也大為提升,但不像硅谷等科技公司,金融機構涉及到很多設備交易真實性驗證、及海量信息并發處理,在家中或者是備份地點辦公并不那么簡單。
騰訊證券在其海外市場報道中就指出,業內人士擔心,大范圍地使用災難恢復站點或家庭辦公室可能會導致技術問題,因為交易軟件和合規系統需要大量帶寬,而且對存儲能力和保密程度要求極高;同時,根據監管需要,比如為了遵守管理市場的規則、電話需要被記錄、合規團隊需要隨時可以訪問等,都將讓事情變得更加復雜。
此外,疫情持續擴散帶來的檢疫隔離和航旅封鎖,也會對國際性投行的經紀業務、商務交流活動等產生影響。比如,摩根士丹利原定于3月舉辦的第十屆香港投資者峰會改為視頻會議。高盛也取消了原定3月在紐約舉行的全球合伙人會議。
而在CNN的報道中,隨著辦公模式的變化,為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的客戶服務提供呼叫中心的承載能力也面臨考驗;除了大量員工在家辦公帶來的完成工作量難以保障之外,與銀行一樣,傳呼中心遠程辦公對涉及到業務和用戶的安全和數據保護方面也面臨挑戰。
同時,疫情擴散對全社會經濟活動的影響也將波及到銀行業日常經營。中國銀行研究院在評估疫情對中國銀行業的影響時就指出:疫情在短期內將改變信貸投放的節奏和方向;盈利能力方面,銀行卡手續費、投資銀行業務和資金托管費用等三類中間業務受疫情沖擊最為明顯;資產、負債端利率“一降、一穩”導致銀行凈息差收窄和盈利能力承壓。此外,疫情對銀行資產質量產生差異化影響,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的不良資產上升壓力較大,而疫情對商業貿易、房地產等行業的沖擊更大。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