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更好發揮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作用,支持疫情防控保供和企業紓困發展。
具體而言,抓緊出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措施,并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那么,何為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為什么要額外加大對股份行的降準力度?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釋放3000億流動性
所謂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是指央行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而對符合考核標準的商業銀行實行的準備金優惠政策。
這背后是中國“三檔兩優”的準備金率政策。所謂“三檔”,即:
第一檔是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現為12.5%。目前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6家商業銀行;
第二檔是中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較第一檔略低,現為10.5%或9.5%。目前主要包括股份行、城商行以及跨區縣經營、資產規模較大的農商行;
第三檔是小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現為7%。目前主要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
“兩優”是指在三個基準檔次的基礎上還有兩項優惠:
一是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核標準的,可享受0.5個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
二是服務縣域的銀行達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當地貸款考核標準的,可享受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優惠。
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是指“兩優”中的前者。舉例來說,A銀行正常的準備金率是10.5%,2018年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標準、存準率可額外再降低0.5個點,那么2019年的存準率就可以是10%;如果2019年繼續加大普惠金融貸款投放,滿足額外1.5個點的優惠,那么2020年的存準率可降至9%。
總結歷年動態考核落地時間,基本與某旬新繳準期重合,多在1月或2月下旬進行。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陳雨露2月下旬均表示,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準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今年受疫情影響,收集上一年度機構普惠及信貸相關數據可能延后。現行準備金管理體制下,繳準時間在5號、15號、25號,遇假日順延。目前看,3月15號可能是最快的落地時間點。
2019年市場普遍關注動態考核的原因在于當時考核標準由“500萬”放松至“1000萬”之后,機構更容易達標。2020年沒有考核標準變動,但由于2019年機構在監管要求之下各行都加大了對于“小微”的信貸投放,因此今年考核時會有更多享受0.5個百分點定向降準的銀行升級為享受1.5個百分點,即額外降低1個百分點的存準率。
華創證券測算稱,以可以獲取數據的上市銀行為樣本,計算得出2020年動態考核釋放的準備金規;蛟3000億附近。
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
根據上文,不考慮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股份行的存準率為10.5%?紤]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后,其存準率為10%或9%。
本次國常會表示,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的降準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現在并不缺資金,但由于負債約束,投放貸款對利率有要求。而降準釋放的資金成本為零,用這部分資金放貸有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大股份行的貸款投放力度。”某股份行資產負債部人士表示。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股份行整體的體制機制相對比較靈活,客戶定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所以在當前股份行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特別對支持中小微企業方面有獨特優勢。
“目前監管部門加大了對中小銀行的資金支持力度,包括較低準備金率、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但股份制銀行目前整體面臨較大的負債壓力,要更好的發揮股份行的作用,就需要加大對股份行的降準力度,為其提供長期低成本的資金,這有助于優化股份制銀行的負債結構,降低整體負債成本!
此前,股份行并不在央行再貸款支持之列。比如央行2月初推出的3000億再貸款,主要通過六大行、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及10省市地方法人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他們從央行獲得的再貸款利率為1.65%。
2月25日,國常會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5000億元,重點用于中小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同時,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5%。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