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中國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積極發揮協會服務職能和公共、專業平臺的優勢,中國銀行業協會連續四年發布“中國銀行業100強榜單”。本榜單遵循簡單、客觀、專業原則,參考巴塞爾協議和監管機構對銀行業資本實力的相關要求,以核心一級資本凈額作為唯一評價標準,并對中國銀行業前100家銀行的經營規模、盈利能力、運營效率及資產質量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力圖成為衡量我國銀行業綜合實力的重要參考和社會各界了解中國銀行業現狀和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
核心一級資本凈額為核心一級資本去除扣減項,主要涵蓋實收資本或普通股、資本公積、盈余公積、一般風險準備、未分配利潤、少數股東資本等。核心一級資本具有最強的損失吸收能力,是反映銀行風險抵補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銀行經營發展的重要基礎。榜單選用核心一級資本凈額作為排序依據,并附加資產規模、凈利潤、成本收入比、不良貸款率等數據作為參考,具有充分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在此次抗擊疫情中,充足的資本狀況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疫情防控和助力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本榜單力求實現如下三大目標:一是數據權威公正。通過發揮行業自律組織的作用,為市場提供信息和數據參考,數據主要來源于各銀行公開年報中上一年末的合并報表數據。二是指標設計客觀專業。指標體系設計既符合國際規范,便于國際間的交流與比較,又充分結合中國國情,以人民幣為單位進行呈現,可直觀地體現出本土銀行的實際情況。三是涵蓋范圍廣泛。將所有中資商業銀行納入同一個榜單,而不考慮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商行以及農商行這樣的傳統分類,上榜的100家銀行占商業銀行總資產的96.87%,創造商業銀行96.08%的凈利潤。
2018年底,上榜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共計138238.94億元,同比增速為10.94%,較2017年增加0.54%。2019年,進入100強榜單的商業銀行包括6家大型商業銀行,11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63家城市商業銀行、19家農村商業銀行和1家民營銀行。在核心一級資本凈額排名前10的銀行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繼續占據前五,招商銀行(600036,股吧)、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分別位列第6位和第7位,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位列第8-10位。
在核心一級資本凈額排名前20的銀行中,北京銀行(601169,股吧)、上海銀行及江蘇銀行作為城商行前三名,分別位列第15位、17位和18位,重慶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排名第一的農商行,首次躋身榜單前20位。
從核心一級資本凈額排名上升位次來看,甘肅銀行提升19位,威海市商業銀行提升18位,江西銀行提升15位,臺州銀行、廣西北部灣銀行提升13位,廣州銀行、長沙銀行(601577,股吧)及湖北銀行提升12位,九江銀行提升10位,武漢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及南海農商銀行均提升9位。值得一提的是,三家城商行——柳州銀行、浙江泰隆商業銀行以及珠海華潤銀行,兩家農商行——常熟農商銀行、紫金農商銀行均首次入圍榜單,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作為最早成立的民營銀行之一,率先進入百強榜單,位列第99位。
從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增速來看,大型商業銀行中,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分別為18.21%、11.71%、10.48%。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廣發銀行、華夏銀行(600015,股吧)的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增速超30%,分別為39.93%和33.15%。城商行中,廣州銀行、甘肅銀行的增速超過50%,分別為59.46%和50.96%。農商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商銀行、南海農商銀行以及青島農商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凈額增速也超過了20%。
上榜銀行的內源資本補充仍面臨一定壓力。2018年底,百家上榜銀行共實現凈利潤17584.16億元,同比增長4.05%,較2017年下降1.23個百分點。上榜銀行總資產規模為197.04萬億元,同比增長5.12%,較2017年下降2.28個百分點。雖然近兩年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增速有所放緩,但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仍低于總資產的增速,這意味著銀行通過利潤留存來補充核心資本的能力受到限制,加劇了商業銀行的資本補充壓力。2019年以來,受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市場環境和監管環境等因素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形勢依然面臨多方面挑戰。商業銀行應通過豐富資本補充工具箱,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推動業務發展的輕型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由中國銀行業協會行業發展研究委員會開展的2019年商業銀行穩健發展能力“陀螺體系”(GYROSCOPE)評價工作正在開展,結果也即將于近期揭曉,我們將繼續關注報道。
![]() |
![]()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