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出行方式,而今,金融機構發售的理財產品也在應時而變。《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在監管部門多次強調要
“持續加大對疫情防控相關領域的金融支持”之后,以銀行為首的金融機構紛紛行動起來,不斷推出抗疫主題的資產管理產品,或面向醫護等特殊抗疫人群發行,或引導理財資金流向抗疫相關企業。
抗疫主題理財產品逾40款
普益標準統計顯示,截至3月2日,已有15家商業銀行發行了41款疫情相關理財產品(詳見表格)。其中不僅有工農中建交這樣的傳統國有大行,也不乏貴陽農村商業銀行、焦作中旅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這樣的地方商業銀行。“不同產品之間可能存在資金用途、投資領域、面向人群不同,部分是面向特定人群,如軍人、白衣天使,部分是投資于疫情防控專題債券,部分是直接捐贈定向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分用于支持疫情相關行業發展及湖北經濟建設等。”普益標準研究員陳麗君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
記者注意到,最早問世的是2月4日開始發售的來自于中國農業銀行(3.480, 0.00, 0.00%)的“金鑰匙·安心得利·靈瓏”系列封閉凈值型理財產品,分別以“加油湖北”、“致敬·醫師”和“致敬·軍人”三期面向特定人群發售,投資起點1萬元,業績比較基準3.9%-4%,付息周期分別為136天、182天和169天。最近問世的則是2月28日發售的來自于民生銀行(600016,股吧)(5.840, 0.00, 0.00%)的
“非凡資產管理季增利第430期定制款(醫護人員專屬)理財產品”,投資起點5萬元,預期收益率4.25%,付息周期92天。
業績比較基準最高達7%
自從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提速以來,“業績比較基準”逐步替代“預期收益率”成為人們購買理財產品時關注的重要指標。據悉,業績比較基準是根據某產品過往業績或者本類別所有產品的歷史業績計算出的投資者可獲得的最終收益的預估值,對于投資者預判該產品的收益情況具有參考意義。
從這41款抗疫主題理財產品來看,貴陽農村商業銀行發行的“超值寶抗疫公益1年1期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最高達7%,數據還顯示,該產品2月24日開始發售,為期一年,投資起點為5萬元。
綜合“預期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來看,收益有望在4%以上的抗疫主題理財產品有27款,占比超6成。
“銀行發行的抗疫主題理財產品大多屬于中低風險,且業績比較基準普遍略高于普通理財產品。”陳麗君進一步指出,部分銀行(如交通銀行(5.320, 0.00, 0.00%)、華夏銀行(600015,股吧)(7.120, 0.00, 0.00%))出于支持實體經濟和疫情相關行業發展的考慮,還免除了銷售手續費、托管費和投資管理費,因此這類產品還是比較值得購買的。
來源 大眾證券報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