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一市中,上海是資金富地、價格洼地
交通銀行正在籌備設立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分行/支行,機構設在上海市青浦區,統籌包括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區域范圍內的客戶和項目。
“在構建一體化經營管理機制方面,交行正探索設立示范區分支機構,在不改變原有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機構的行政隸屬關系前提下,實現示范區機構的跨區域服務,對這一探索監管部門也很支持。”近日,交通銀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推進辦公室主任、上海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徐斌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示范區這一機構的成立,將借助聯合授信,推動信貸資源在長三角地區的合理流動。“三省一市中,上海是資金富地、價格洼地。”徐斌說。
低融資成本支持長三角
2月14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上海市政府共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今年國家部委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第一份文件,也是今年關于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的第一份文件。
《意見》的30條具體措施中,共有10條涉及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其目的,是打通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難點痛點,引導優質金融資源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推動金融體系與需求體系、供給體系更加適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這10條舉措,分為推動金融機構跨區域協作、提升金融配套服務水平、建立健全長三角金融政策協調和信息共享機制等三大類。
其中,在進一步打破銀行、支付、基礎設施等金融機構及配套服務跨區域經營的障礙方面,《意見》提出,強化銀行在授信額度核定、還款安排、信貸管理及風險化解等方面的合作協調,探索聯合授信,推動信貸資源在長三角地區合理流動。
徐斌說,三省一市的存貸比不同,融資成本不同,信貸資源豐沛度也不一。如果上海的資金可以向江浙皖流動,這些區域的實體經濟企業就可以更低的融資成本獲得資金支持。
2019年4月13日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辦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端論壇上,浙江省政府原副秘書長,上海市決咨委委員沈建明就提出,“按照目前的體制,浙江企業不能到上海貸款,那么示范區是不是可以?上海的資金嘉善用行不行?吳江用行不行?”
上海是金融高地,有充足的資金優勢。
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末,上海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3.28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7%,較同期全國存款增速高1.1個百分點;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7.98萬億元,增長9.0%。較同期全國貸款增速低2.9個百分點。
如果計算存貸比,可以發現上海的存貸比為60.09%。
與之對照的是,2019年末,浙江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3.13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12.18萬億元,存貸比92.76%;江蘇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5.28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13.33萬億元,存貸比87.24%。
而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商業銀行存貸款比例(人民幣境內口徑)為75.40%。
徐斌表示,聯合授信可以提高長三角地區資金供給與需求間的適配性,如交通銀行創新推動集團客戶“同城化”服務機制,制定集團客戶營銷服務和授信管理一體化方案,從“一家做全國”模式轉變到“全國做一家”模式,開展協作化服務。
但同時聯合授信也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企業融資成本降低后,金融機構利潤空間就會收窄;另外,金融機構在每個省每個市都有自己的機構,考核機制也需要與跨區域經營相適應。
“如何建立這種聯合授信機制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金融機構如何適應這種變化,是個新的課題。”徐斌說。
提供長期穩定資金
不僅僅是聯合授信,長三角一體化建設還需要大量長期穩定的資金。
2018年11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長三角一體化,與“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相互配合,構成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空間布局。
長三角作為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滬蘇浙皖三省一市經濟總量占到全國的近1/4。
根據規劃,長三角的戰略定位是“一極三區一高地”,也就是要建設成為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國家戰略,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就要以有效的金融供給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以更強的金融產品創新能力,滿足區域發展新要求,為上海發展助力,為長三角騰飛蓄勢。
《意見》創造性地提出支持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和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上海設立專業子公司,投資臨港新片區和長三角的重點建設項目股權,以及參與相關企業重組、股權投資、直接投資等業務。
“這給我們帶來啟發和機遇。交行正充分發揮總行和子公司集聚長三角區域的優勢,通過總分行和子公司的協同互補,推進區域業務發展。如,借助子公司作為股權投資平臺,長三角區域內分行作為企業營銷服務主體,建立投貸聯動平臺,協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探索和創新。”徐斌說。
目前,廣發銀行正在抓緊申請籌建理財子公司,計劃落戶浦東,扎根陸家嘴(600663,股吧),各項籌建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
廣發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資產管理子公司籌建組專職副組長張瑞表示,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區域歷來是廣發銀行的重點戰略市場,隨著“30條”的正式發布,廣發銀行將力爭理財子公司早日獲批,早日投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臨港新片區以及長三角一體化建設,開展股權、債權等多種形式投資。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表示,金融是上海的一張王牌,是最能集中體現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開放樞紐門戶等“四大功能”的領域。在長三角一體化中上海要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要為長三角做好服務。
《意見》也提出,要大力推動上海金融市場輻射聯動長三角。比如,支持G60科創走廊相關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發行相關創業債券、雙創融資工具、雙創債等,讓上海金融市場優質、低成本的資金通過高效的市場配置流向長三角腹地。還比如,支持符合條件的科創企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融資。
國家開發銀行上海業務總部總裁,上海分行黨委書記、行長吳亮東表示,國開行正研究出臺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積極推進包含三省一市六家分行和相關子公司長三角一體化工作機制的建立,使重大項目或涉及多個分行的跨區域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存在問題和困難可以得到及時的研究。同時也將充分發揮開行集團整體優勢,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水平。
此外,吳亮東說,國開行也將持續加大長三角重點產業支持力度,以提升長三角重點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勢為主線,圍繞集成電路產業鏈,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世界級制造業集群,以研發貸款、投貸聯動等金融創新產品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服務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和高能級產業項目。
交銀金租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孫磊表示,將發揮租賃“融資+融物”的特點,支持長三角區域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助力浙江互聯網、江蘇物聯網、上海人工智能等網絡建設。加強對集成電路、生物制藥、智能醫療等領域研究,
做更多首單業務
2020年,是中央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全面施工之年,也是“五個中心”建設交卷之年,上海要在今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此時,距離交卷還有10個月。
數據顯示,2019年上海金融市場成交活躍,全年成交額1934.3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6.6%。隨著開放的持續推進,上海外資金融機構的數量已超過510家。
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的專訪時表示,上海和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陳雨露表示,此次《意見》的出臺,不僅有利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也對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張湧認為,長三角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供了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提出了更多樣的政策訴求。
“我們各條線各部門都在研究,如何提升金融服務與國家戰略的適配性。”徐斌說,作為唯一一家總部在上海的國有大型銀行,落實《意見》,交通銀行更有使命感和緊迫感。
交通銀行目前在三省一市設有7家省直分行、6家子公司,業務規模在交銀集團內部“三分天下有其一”。2019年2月,交行已經成立交通銀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領導小組,小組下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推進辦公室,緊密對接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
在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制度創新是根本,在此基礎上吸引更多金融要素的集聚。
此前,交行聯合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以及上海自貿區、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商務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等重點區域的管委會,共同設立了金融創新聯合實驗室,從制度、業務、產品層面強化金融創新服務。“去年交行做了很多首單業務,今后還將有效發揮首單效應,推動首單業務批量化,形成更大規模效應。”徐斌說,今后隨著《意見》的不斷細化深化,首單也必將越來越多。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