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人民銀行授權同業拆借中心發布了新的LPR報價,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為4.15%和4.80%,均較上月持平。一些觀點認為,新的LPR報價沒有充分反映年初全面降準、銀行資金成本下降的效果。就此問題,我們采訪了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馬駿博士。
馬駿認為,實際上,1月份很可能部分銀行已經根據資金成本變化下調了自身報價,但尚未達到使LPR整體下調的閾值。這就涉及新LPR的計算規則。新LPR采取向0.05%整數倍就近取整的計算方式,也就是說,同業拆借中心在收到18家報價行的報價后,需要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作算術平均,并向0.05%的整數倍就近取整,得出LPR的最終報價。
馬駿認為,這種以5個基點為最小調整步長的計算規則是較為科學合理的,它使得LPR不會因為個別銀行報價的隨機變化而出現1、2個基點的忽上忽下,而是需要足夠多銀行報價同向變化,并且累積到一定的幅度,才會發生至少5個基點的調整。這樣,LPR一旦調整,就有比較強的方向性和指導性。
馬駿強調,降準等貨幣政策的效果,并不是沒有體現在LPR報價中,而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讓更多報價行作出調整。對此,分析人士應有耐心,給市場價格一些時間充分調整。
馬駿認為,1月1日剛剛宣布1月6日全面降準,政策力度已經不小。今年貨幣政策的基調仍然是穩健的,也就是說一方面要繼續努力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同時也要防止杠桿率繼續上升,還要考慮CPI通脹的壓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